智能交通最新文章 一輛完全智能網聯汽車實現全天候環境運行將是完全可行的 智能網聯汽車,可以提供更安全、更節能、更環保、更舒適的出行方式和綜合解決方案,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統的重要環節,是構建綠色汽車社會的核心要素。其意義不僅在于汽車產品與技術的升級,更有可能帶來汽車及相關產業全業態和價值鏈體系的重塑,是國際公認的未來發展方向和關注焦點之一。 發表于:1/16/2023 中國首次全尺寸超導航行試驗成功!時速50公里、沖擊1000公里 據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消息,1月14日,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統(簡稱高速飛車)全尺寸試驗線(一期)首次超導航行試驗在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的高速飛車試驗基地取得成功。 發表于:1/16/2023 高德發布車道級導航加強版,應用北斗系統高速精準指引 ??近日,高德地圖正式上線車道級導航加強版,進一步深度應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斗系統),大幅提升車道級定位的響應速度和精度。 發表于:1/16/2023 基于Darknet23和特征融合的交通標志檢測方法 道路交通標志檢測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環節之一,針對交通標志檢測存在背景復雜、目標較小、檢測速度慢等問題,選取工業界青睞的YOLOv3模型提出一種改進的檢測方法。利用雙向特征金字塔結構實現圖像低、中、高層特征語意信息的雙向融合,提升低層預測目標的分類和高層預測目標的定位能力;將原模型的主干特征提取網絡進行改進,提出Darknet23網絡,以提高網絡的提取能力和減少計算量;根據目標形狀的特點,使用K-means聚類算法得到用于訓練合適的錨點框,并在邊框回歸中引入靈活性更強的L_(α-CIOU)損失函數,使網絡朝著預測框與真實框重疊度較高的方向去優化。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在CCTSDB數據集上mAP@0.75達到86.10%、mAP@0.5:0.05:0.95達到70.017%,相比原網絡分別提升10.17%和5.656%,參數量減少3 622 091,速度提升8.27 f/s,且優于SSD和Faster RCNN等主流的檢測網絡。 發表于:1/13/2023 智能道路標牌系統設計綜述 智能標牌系統是實現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快速發展的重要工具。傳統的道路標牌只能用固定的文字、符號、顏色向交通參與者單方面傳遞信息,無法實現對交通流的有效控制和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智能標牌的出現彌補了這些缺陷。首先對傳統道路標牌的現狀進行了綜述,針對智能標牌在人們出行和未來城市道路發展方面的影響,從信息感知、信息通信、低功耗不同角度分析了傳統標牌的不足和智能標牌的發展需求,闡述了智能標牌中的關鍵技術,最后對未來的發展做了展望與總結。 發表于:1/13/2023 1500余桿!順德5G智慧燈桿落地,三思持續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北京左安門西街、上海進博會周邊道路、杭州湖濱路步行街、深圳前海、江西瑞金城區……在全國多個城市的街道,都能見到三思智慧路燈及多桿合一的身影。在城市智慧化建設如火如荼的當下,上海三思運用強大的定制能力和自主研發技術這一領域注入了強大的科技能量。 發表于:1/11/2023 未來的軌道交通——高速、可靠、融合、可持續 過去二十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軌道交通在總體規模和建設速度上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截止到2022年1月,我國鐵路運營總里程已經突破15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總運營里程已經超過4萬公里,共有51個城市開通了270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運營里程8759公里。 發表于:12/8/2022 西井科技“單車智能+車路協同”雙管齊下兼顧精準定位與行駛安全 “無人化”能夠解決港口用戶許多現有痛點,但或許也會帶來潛在“新痛點”。比如車夠不夠智能,完全“無人”能否保證作業安全?本文將探索“無駕駛艙、無安全員”對商用車自動駕駛和港口發展有何意義,“無人”后如何保障車輛運行安全,以及西井科技為此做了哪些實踐。 發表于:11/29/2022 意法半導體智能出行、能效和工業創新技術亮相2022慕尼黑電子展 2022年11月18日,中國---- 服務多重電子應用領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導體公司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在11月15 日至 18 日舉行的2022年德國慕尼黑電子展(展位號:慕尼黑會展中心C3展廳101號展位)上展示并推介創新技術。意法半導體聚焦客戶高度關注的四大領域:智能出行技術,工業物聯網和工廠自動化技術,能源管理和能效技術,以及如何開發和保護基于人工智能的連接系統。此次意法半導體帶來超過35 個展品,展示了在客戶和合作伙伴的現有系統設備中部署的技術,以及下一代創新解決方案。除了展會現場活動外,意法半導還從慕尼黑電子展現場直播了三天的活動。 發表于:11/23/2022 基于改進暗通道先驗的車牌圖像去霧方法研究 針對霧霾場景下車牌識別系統存在識別精度較差的問題,提出改進型車牌識別模型。該模型運用改進型暗通道先驗去霧算法進行去霧處理,考慮到原去霧算法處理含明亮區域霧霾圖像時會出現顏色失真等問題,首先對大氣光值進行閾值限制,其次對引入因子進行優化選擇,最后引入容差機制以修正透射率,并對圖像亮度進行調整以提升圖像可視化效果。仿真結果表明,運用改進后算法得到的去霧結果在PSNR、SSIM、Entropy、e性能上相對于改進前分別平均提升1.934 dB、0.082、0.235、38.995。將去霧前后車牌圖像進行識別測試,車牌識別精度提升22%,證明了所提模型的優越性。 發表于:11/9/2022 中國成功運行世界首個電磁橇 據報道,近日,階段性建成的世界首個電磁推進地面超高速試驗設施“電磁橇”設施,在濟南成功運行,對于噸級或以上物體最高推進速度可達每小時1030km,創造了大質量超高速電磁推進技術的世界最高速度紀錄。擁有高速大推力直線電機、百兆瓦級寬頻變頻供電等五大關鍵核心技術。 發表于:10/21/2022 多種技術高效融合推動智慧交通行業發展! 近年來,自動駕駛產業加速融合,推進商業化量產。覺非科技通過扎實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與符合中國產業路徑發展的商業化思維,已在多個垂直細分領域實現技術落地。 發表于:10/5/2022 “智慧交通”讓您的出行變得更加智慧! 智慧公交可以簡單描述為“聰明的路+聰明的車+聰明的運營”,有了這樣的基礎配備,公交企業可以做到客流監測、車速控制、多媒體、自動編隊、精準停靠、防撞預警、自動駕駛、遠程駕駛、擁擠識別、刷臉支付等。 發表于:10/5/2022 發展智慧交通,建設以人為本的「雙智城市」 8 月 24 日,第十一屆(2022)中國智能交通市場年會在杭州召開。騰訊智慧交通事業部、智能網聯首席專家、智能網聯業務副總經理趙延寧出席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分論壇,并發表了題為《智能網聯+開放道路,建設以人為本的「雙智城市」》的演講。 發表于:10/5/2022 智能船舶視覺感知系統應用案例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增長和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水上航運業呈現一派勃勃生機。不過,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水上交通秩序紊亂及霧霾天氣,發生海事事故的幾率也隨之增加。 利用船用助航裝備為船舶在海洋或內河航行過程中提供便利航行條件;使其在黑夜,霧天等惡劣環境下,看清航道情況,了解航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潛在危險,從而幫助提前減少或消除安全隱患。 發表于:9/30/2022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