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安森美1.15億美元收購Qorvo碳化硅JFET技術 2024年12月10日,功率半導體大廠安森美(onsemi)宣布已與Qorvo達成協議,以1.15億美元現金收購其碳化硅結型場效應晶體管(SiC JFET) 技術業務及其子公司United Silicon Carbide。該收購將補足安森美廣泛的EliteSiC電源產品組合,使其能應對人工智能(AI)數據中心電源AC-DC段對高能效和高功率密度的需求,還將加速安森美在電動汽車斷路器和固態斷路器(SSCB) 等新興市場的部署。 最新資訊 寧德時代全固態電池2027年有望小批量生產 寧德時代:全固態電池技術我們行業領先 2027年有望小批量生產 發表于:8/14/2024 英飛凌發布新一代氮化鎵產品矩陣 隨著低碳節能需求的不斷釋放,第三代半導體產品逐步獲得廣泛應用。借助手機、家電等消費電子領域的成功,氮化鎵目前正逐漸進入高價值應用場景如AI服務器、汽車等熱門市場,這些領域的投資回報率和利潤率高于消費市場,從而不斷吸引功率半導體大廠的注意力。日前,英飛凌科技大中華區消費、計算與通訊業務市場總監程文濤先生,詳細介紹了該公司在氮化鎵領域的業務布局和新一代產品方陣。 發表于:8/13/2024 英國牛津大學推出柔性多結太陽能電池板 英國牛津大學推出柔性多結太陽能電池板,轉換效率有望達到45% 發表于:8/13/2024 英飛凌推出高性能 CIPOS? Maxi 智能功率模塊 【2024 年8月12日,德國慕尼黑訊】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SE:IFX / OTCQX:IFNNY)推出用于電機驅動的低功耗CIPOS? Maxi智能功率模塊 (IPM) 系列,進一步擴展了其第七代TRENCHSTOP? IGBT7產品系列。新型IM12BxxxC1 系列基于最新的TRENCHSTOP IGBT7 1200 V和快速二極管EmCon 7技術。 發表于:8/12/2024 2024上半年全球儲能電芯出貨114.5GWh同比增長33.6% 8 月 7 日消息,新能源研究機構 InfoLink Consulting 昨日(8 月 6 日)發布報告,顯示 2024 上半年度全球儲能電芯出貨規模 114.5 GWh,其中大儲(含工商業)為 101.9 GWh,小儲(含通訊)為 12.6 GWh。 2024 上半年度儲能電芯總出貨量 Top 5 2024 上半年度儲能電芯總出貨量 Top 5 企業為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瑞浦蘭鈞、海辰儲能與比亞迪。IT之家附上相關圖表如下: 發表于:8/7/2024 利用UWB進行電動汽車充電的四種方法 在電動汽車(EV)充電領域,超寬帶(UWB)有望為汽車制造商帶來巨大的好處,而這僅僅只是開始。閱讀全文,了解集成通用的UWB技術如何提供當下和未來的創新功能。 發表于:8/6/2024 Group1公司推出全球首款18650鉀離子電池 8月4日消息,Group1公司最近宣布了一項突破性進展,推出了全球首款18650圓柱形鉀離子電池,這可能為傳統鋰離子電池提供一種可持續且經濟高效的替代品。 鉀離子電池使用鉀離子作為電荷載體,與常見的鋰離子電池不同,但采用了相同的尺寸規格,使得這種新型電池能夠無縫集成到現有設備和應用中。 發表于:8/5/2024 電動車充電站設計開發指南 開發板可為充電概念提供快速原型設計、降低開發成本、提高靈活性并且使其更快地上市。它們可加快原型設計周期,允許快速迭代設計并測試各種充電概念,且無需進行定制硬件設計。這不僅降低了總體開發成本,而且允許模塊化設計和定制選項。這些開發板無需定制硬件設計,從而能夠方便地對不同技術進行實驗。這種方法不僅具有高性價比,而且有助于讓開發過程更加敏捷,從而讓工程師能夠探索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并高效利用資源應對各項挑戰。總體而言,開發板提供了一種高性價比且靈活的充電開發方法。 發表于:8/2/2024 LG新能源和三星SDI加速4680電池量產 8 月 1 日消息,《韓國先驅報》報道稱,LG 新能源和三星 SDI 的 4680 電池接近量產,而且 LG 新能源可能比三星 SDI 更早實現量產。 據稱,LG 新能源計劃于今年 8 月開始在北忠清道清州試產 4680 電池,并在年底實現量產。據稱,LG 新能源生產的第一批 4680 電池將直接供應給特斯拉。 發表于:8/2/2024 國內碳酸鋰電池供應大幅過剩 8月1日消息,據國內媒體報道稱,2024年國內碳酸鋰產量預計達65萬噸,同比增加41%,其中下半年供給端可能有更多增量釋放,鋰價或將在下半年跌至年內最低點。 在專家看來,今年二季度起,國內產量和進口量均在增加,導致每月鋰鹽供應出現過剩,且過剩量都在上萬噸級別,基本面走勢明確。 “接下來的“金九銀十”期間可能引起產業鏈下游補庫,幫助減少鋰鹽過剩量,但進入11月和12月,鋰鹽供應或將再度進入大幅過剩局面,全年平衡預計過剩約10萬噸。”專家說道。 發表于:8/1/2024 ?…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