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2024年前三季度的半導體總收入達到1020億美元 2024年前三季度的半導體總收入與2023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6%,增長達到1020億美元 最新資訊 本源悟空重磅宣布向60多所高校捐贈免費機時 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 本源悟空向60多所高校捐贈免費機時 發表于:1/17/2025 2024年全球GPU出貨量超2.51億塊 2024年全球GPU出貨量超2.51億塊,同比增長6% 值得注意的是,IDC的數據,2024年的PC出貨量同比增長1%至2.627億臺。由于GPU 的出貨量通常超過客戶端 CPU 的出貨量,因為幾乎所有用于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都配備了集成的GPU,此外AMD和英偉達等公司通常每年還為PC銷售數千萬個獨立GPU,這些處理器最終進入了同樣配備集成GPU的系統。如果IDC的數據趨于準確的話,那么Jon Peddie Research 的數據是否就矛盾了呢? 發表于:1/17/2025 美國商務部再將25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 1月16日消息,當地時間1月1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修訂了《出口管理條例》(EAR),發布兩項最終規則,將25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 這些中企主要包括中國“大模型六虎”之一智譜旗下10個實體、AI芯片設計企業算能旗下約11個實體(含一家新加坡分公司),以及哈勃投資的光刻機企業科益虹源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美國首次將中國大模型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發表于:1/16/2025 恩智浦6.25億美元收購TTTech Auto以強化SDV能力 1 月 15 日消息,恩智浦 NXP 荷蘭當地時間本月 7 日宣布已同 TTTech Auto 達成最終協議,計劃以 6.25 億美元(當前約 45.86 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收購這家奧地利汽車中間件企業,強化自身在 SDV 軟件定義汽車領域的實力。 發表于:1/16/2025 臺積電美國工廠被曝缺乏封裝能力 1 月 15 日消息,位于亞利桑那州的臺積電工廠即將開始大規模生產其首款美國制造的蘋果 A 系列芯片。 發表于:1/16/2025 Gartner預測202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規模同比增幅13.8% 1月15日消息,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最新的半導體產業預測報告,將202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規模由7,391.73億美元下修至7,167.23億美元,同比增長率由16.6%下修至13.8%。從車載、網絡通信、消費電子、數據傳輸與工控國防等各終端應用需求來看,也較之前增幅全面下修。 回顧2024年下半年,因消費電子需求疲軟、筆記本電腦庫存回補后,AI PC未能帶起浪潮,網通需求也未見長足進展,技術規格升級,則受累新舊產品價格差異大,而出現遞延現象,顯示客戶下單的謹慎態度。 發表于:1/16/2025 招聘信息顯示高通將重返服務器芯片市場 1月14日消息,根據高通公司(Qualcomm)通過官網發布的招聘信息顯示,高通正在招聘“服務器片上系統 (SoC) 安全架構師”,這似乎反映了高通正在組建一個服務器處理器開發團隊。 根據招聘“服務器SoC安全架構師”頁面的概述稱,“高通數據中心團隊正在為數據中心應用開發高性能、高能效的服務器解決方案。” “我們致力于通過重新構想芯片和開發下一代計算平臺來改變行業。加入我們的團隊,您將與世界一流的工程師合作,創建創新的解決方案,突破性能、能效和可擴展性的極限。我們專注于開發基于 Qualcomm Snapdragon SoC 的參考平臺,提供包括硬件、軟件、參考設計、用戶指南、SDK 等在內的全面解決方案。” 發表于:1/16/2025 【回顧與展望】是德科技:2025年汽車行業的新動向與未來展望 2025 年,對于汽車行業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行業蓄勢待發的同時,幾大重要趨勢愈發顯現,比如汽車行業的重點正在轉向人工智能領域,軟件定義汽車將備受青睞, 5G乃至將來6G 無線網絡在汽車行業應用的普及,電動汽車的市場滲透率將持續上升,電池技術的加速迭代升級等等。是德科技電動汽車與能源解決方案戰略規劃經理 Cecile Loison 和 是德科技軟件定義汽車解決方案戰略規劃經理 Ken Horne 在本文中就相關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是德科技軟件定義汽車解決方案戰略規劃經理Ken Horne: 發表于:1/14/2025 高通組建團隊開發數據中心服務器處理器 1 月 13 日消息,高通官網發布的一則招聘信息顯示,該公司正在組建一支開發團隊,專注于設計用于數據中心的服務器處理器。 發表于:1/14/2025 中國電信聯合華為完成業界首個無線AI新型調度技術現網試驗 1 月 14 日消息,據中國電信官方今日消息,中國電信研究院、廣東電信、江蘇電信聯合華為開展了 AI 時頻空 3D 調度現網前瞻技術試驗,這是國內完成的首次 T+T / T+F 雙場景共計約 50 站規模的現網試點驗證,該實驗從用戶感知、AI 模型能耗與性能穩定性等多維度全面評估了無線 AI 新技術在現網的實際應用性能。 發表于:1/14/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