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NVIDIA 發布保障代理式 AI 應用安全的 NIM 微服務 AI 智能體有望成為能夠完成各種任務的“知識機器人”,提升全球數十億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為了開發 AI 智能體,企業需要解決信任、物理安全、網絡安全以及合規性等關鍵問題。 發表于:1/17/2025 全球首例基于衛星通信鏈路的超遠程手術成功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微發文,全球首例基于衛星通信鏈路的超遠程手術成功。 在這次手術中,醫生與患者分別位于遙遠的拉薩和北京。借助亞太6D通信衛星的強大功能,醫療團隊成功遠程操控了數千公里外的手術機器人,為一名患者成功實施了肝癌腫瘤切除手術。 亞太6D通信衛星由亞太衛星寬帶通信(深圳)有限公司負責設計組網和運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精心研制,并于2020年7月成功發射升空。作為我國首個Ku頻段全球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的首發星,亞太6D通信衛星在此次手術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發表于:1/7/2025 Microchip發布適用于醫療成像和智能機器人的PolarFire® FPGA和SoC解決方案協議棧 隨著物聯網、工業自動化和智能機器人技術的興起,以及醫療成像解決方案向智能邊緣的普及,這類在功率與散熱方面受限的應用設計正變得前所未有地復雜。 發表于:12/31/2024 新型生物材料與高端醫療器械廣東研究院、遠諾技術轉移中心加入面向初創企業的 MathWorks 加速器合作項目 中國 北京,2024 年 12 月 18 日 -- 全球領先的數學計算軟件開發商 MathWorks 今天宣布,和新型生物材料與高端醫療器械廣東研究院(IBMD,簡稱“高端醫械院”)以及遠諾技術轉移中心(簡稱“遠諾”)達成合作,為兩個高新科技孵化園里滿足條件的初創企業提供MATLAB® 和 Simulink® 許可證、全面的技術支持以及展示其技術或產品的聯合營銷機會。MathWorks 加速器項目已經與全球 500 多家企業/園區展開合作,助力于當地市場的科技進步與產業融合的多元發展。 發表于:12/30/2024 我國科學家建立生成式模型為醫學AI訓練提供技術支持 12 月 17 日消息,人工智能(AI)日趨一日地在醫療領域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醫學影像分析方面。醫生們可以通過 AI 更快更準地診斷疾病,制定治療方案 發表于:12/18/2024 我國首個量子計算與數據醫學研究院成立 12 月 9 日消息,本源量子與蚌埠醫科大學雙方共同設立的“合肥量子計算與數據醫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于 12 月 8 日在合肥正式成立,這是中國首個量子計算與數據醫學研究院。 該研究院將以量子計算賦能中國醫療數據安全和應用為目標,開展量子醫療算法真機驗證研究、推進量子計算與醫學研究深入合作、推進數據醫學專業人才培養、布局量子算力賦能數字醫療發展路徑,推進量子醫學科研和成果轉化。 發表于:12/10/2024 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發布PatchKeeper生物傳感器 12 月 9 日消息,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現公布一款名為 PatchKeeper 的可穿戴生物傳感器,旨在展示實時健康監測與診斷的未來。 據悉,這款設備配備電子聽診器(ES)、光體積描記圖(PPG)、心電圖(ECG)以及慣性測量單元(IMU)等多種傳感器,號稱具有廣泛的應用適應性。 發表于:12/9/2024 中國科學院利制備出陣列式電子皮膚 12 月 8 日消息,電子皮膚作為新興的柔性傳感器件,具有仿皮膚的結構和功能,在健康醫療、觸覺反饋仿生電子、機器人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研究并發展了新型的皮革基微結構表面絲網印刷技術,制備出具有垂直梯度導電纖維網絡的陣列式電子皮膚。 發表于:12/9/2024 鴻海科技發力布局護理機器人領域 12 月 5 日消息,鴻海科技集團 B 事業群暨數字健康總經理姜志雄今天表示,集團正在依循「3+3」核心戰略展開相關規劃,布局護理機器人產品。 他強調,「護理機器人」正是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的重要布局,希望藉此整合 AI 技術,幫助護工及醫護人員解決機械性工作問題,但一切尚處于規劃當中,暫時還無法對外透露太多細節。 發表于:12/6/2024 Spectrum儀器數字化儀應用:通過量子傳感器控制假肢 目前,科學家們正在使用Spectrum 儀器所提供的超高速數字化儀(M5i.3357)以及任意波形發生器(M4x.6631)對信號進行建模,并最終設計出所需的專用集成電路(ASIC)和光子集成電路(PIC)。 發表于:12/4/2024 悉尼大學科學家開發出可定制和編程納米機器人 11 月 28 日消息,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納米研究所 Minh Luu 博士和 Shelley Wickham 博士團隊成功開發出定制設計且可編程的納米機器人,可用于部署有針對性的抗癌藥物、制造對環境作出反應的未來材料,并用于創造節能信號處理。 這一創新成果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涵蓋靶向藥物遞送、響應性材料以及節能光信號處理等多個領域。相關成果已于當地時間 11 月 27 日刊登在《科學?機器人》上(附 DOI: 10.1126/scirobotics.adp2309)。 發表于:11/28/2024 萊爾德熱系統宣布推出用于下一代光電設備的全新微型熱電制冷器產品線 2024年11月12日 --- 萊爾德熱系統(Laird Thermal Systems)宣布擴展微型熱電制冷器產品線,并推出OptoTEC? MBX系列,該系列適用于空間受限的高性能光電應用。MBX系列采用了下一代熱電材料和先進的自動化工藝,可為TO-Can、TOSA和Butterfly封裝等應用中使用的TEC提供標準和客制化選項。其中的創新設計之一是可實現更緊湊的外形尺寸,最小的型號僅為1.5 x 1.1mm,厚度薄至0.65mm,在特定的空間限制下仍可確保以盡量低的功耗實現更搞的制冷性能。 發表于:11/20/2024 一種基于Yarn云平臺的基因啟發式多序列比對算法 提出一種基于Yarn云平臺的基因啟發式多序列比對算法。建立核酸替換等價矩陣作為基因啟發式數學模型,構建Yarn云平臺邏輯架構,通過對基因數據預處理、基因數據存儲、基因序列比對、基因數據管理、基因數據分析等步驟,對數據分類保存,劃分錯誤率較高的長序列,得到多個較短的基因片段。對不同片段實施定位,將其中的變長種子生成,進行骨架構建和孔隙填補,可以實現基因啟發式多序列比對。結果表明,設計的算法在不同數據集下處理時間縮短,多序列比對SP(Sum of Pairs)的分值較高,實驗驗證了該多序列比對方法具有很好的應用價值。 發表于:11/14/2024 我國智能光電成像器件領域新突破 11月7日消息,據“ 北京理工大學”公眾號,日前,北京理工大學張軍院士團隊首創片上光譜復用感知架構,自主研制國際首款百通道百萬像素高光譜實時成像器件,可將光能利用率由典型的不足25.0%提升至74.8%,創造世界最高記錄。 今日,團隊相關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 發表于:11/8/2024 華西醫院聯合華為數據存儲發布“華西黌醫”醫學大模型 11 月 3 日消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今日發文宣布,在昨日(11 月 2 日)的 2024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管理大會上,華西醫院聯合華為數據存儲發布 " 華西黌醫 " 醫學大模型。 發表于:11/5/2024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