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規劃蓄勢之年。近日,全國多省份密集進入一年一度的省級兩會時間,量子科技產業賽道成為代表委員們關心的領域,各經濟強省今年在科技和產業創新方面也制定了具體“路線圖”。在加速量子技術“產業化”進程中,三大運營商正扮演著愈加重要的角色。
錨定新賽道,勇闖“無人區”
量子科技作為前沿科技的代表,正引領著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進入1月中下旬,地方兩會密集啟幕,量子產業也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2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深化“人工智能+”行動,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量子信息、類腦智能、空天信息和低空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武漢市政協委員、長江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萌提出,加快武漢量子科技產業發展創建未來產業先導區的建議。
通信運營商也將“量子”納入企業發展戰略中。以中國電信為例,中國電信發布《中國電信量子科技和產業發展2030行動方案》,該行動方案錨定一個目標,部署量子科技創新“策源”等五大工程,實施打造全場景量子安全能力賦能產業發展等十項任務。國盾量子1月9日發布系列公告,公司完成向特定對象中電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非公開發行。分析認為,此次交易的完成也是該方案的最新實踐。
卡位量子通信,推進商業化進程
在量子科技細分領域中,量子通信有望最先實現商業化已成為了業界共識。讓技術用起來,是對創新最大的支持。
中國電信構建了涵蓋量子密鑰分發網(QKD)、量子密鑰資源池和量子密鑰管理平臺的“一網一池一平臺”。同時積極推進上海、雄安、北京、武漢、杭州等15個重點城市量子城域網建設。中國聯通自建的北京-雄安量子干線,在國內首次進行DV-QKD/CV-QKD量子密鑰對接測試,探索端到端量子通信混合組網。在產品層面,中國聯通發布了兩款通密一體融合設備。中國移動研究院成功研發量子密話平臺和量子密話定制手機,為用戶提供商密級高清安全通話服務。
競速量子計算新領域,推進量子計算應用
2025年是聯合國宣布的量子科學與技術國際年。目前,量子計算已被視為人類科技發展的下一個重要突破口,是全球科技領域具有巨大前景的研究和應用方向。在量子計算領域,三家運營商著力推進量子計算落地應用。
中國電信“天衍-504”量子計算機搭載的量子計算芯片“驍鴻”具有504比特,刷新了國內超導量子比特數量的紀錄。 “天衍”量子計算云平臺,號稱是“全球首個具備量子優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臺”,通過“天翼云”超算算力和176個超導量子比特算力的融合,為各類用戶提供量子計算服務。
中國移動2024年12月31日在其云能力中心舉行了量子計算實驗室建設工程的開工儀式。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標志著中國移動在量子計算領域的又一重要布局。此前,中國移動展示了“混沌”量子計算科學裝置和“五岳”量子計算云平臺兩項量子計算領域科技創新成果。
中國聯通攜手本源量子合作探索“通算-超算-智算-量算”融合技術的科學研究及應用,協同建設四算融合云平臺,為客戶提供“算力發現、算力交易、算力調度、算力運營”等一站式算力運營服務,賦能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