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消息,據Businesskorea報道,韓國下一代智能半導體專案小組的研究報告顯示,韓國在全球系統半導體營收市占率將從2023年的2.3%,下降至2025年的2%,預計到2027年將進一步下降到1.6%。
據了解,“韓國下一代智能半導體專案小組”于2024年8月提交研究報告給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名為“AI時代無晶圓廠與系統半導體成長策略”,該研究以市場研究公司Omdia的數據為基礎警告稱,韓國公司在系統半導體領域市占率目前為2%,到2027年可能降至1%。
該報告強調,雖然美國和臺灣在系統半導體產業的市占率正在增加,韓國卻面臨銷售額下滑的風險。韓國系統半導體公司營收預期從2023年的84億美元減少至2027年的80億美元。此外,韓國無晶圓廠公司的全球市占率預期將從2023年的1%下降到2027年的0.8%。
韓國在系統半導體市場表現不佳,主要是因為缺乏創新研發、專業人才短缺、與晶圓代工廠(半導體合約制造商)合作減弱,以及缺乏對新創和中小型企業(SME)的支持系統。半導體業界人士指出,半導體是全球競爭激烈的領域,解決這些問題極具迫切性。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該研究團隊建議通過大學、公司和政府之間的合作,成立“無晶圓廠(Fabless)人才發展學院”,目標是將系統半導體領域的專業人才從2023年的4,500人增加到2027年的6,000人。此外,還必須建立政府支持的“公共晶圓代工廠”,為小型半導體公司提供經濟實惠的制造選擇。
與此同時,美國在系統半導體市占率預期將從2023年72%提升至2027年的73.9%,而中國臺灣在同期的占有率預期將從7.7%提升至8.1%。相較之下,韓國市占率下滑凸顯急需介入的必要性。半導體業界人士指出,韓國仍在努力解決52小時工作周的相關問題,這影響到產業的生產力與競爭力。
截至目前為止,韓國貿易、工業與能源部將審查研究報告的建議,并考慮實施建議的措施,防止韓國系統半導體市占率進一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