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引用格式: 史會賢,馬琳,許駿. 數字化F-P前端的仿真驗證[J]. 電子技術應用,2025,51(1):94-102.
英文引用格式: Shi Huixian,Ma Lin,Xu Jun. Simulation validation of a digital F-P control system front-end[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25,51(1):94-102.
引言
Fabry-Pérot(簡稱F-P)干涉儀由Fabry和Pérot于1899年提出[1],具有極強的光譜分辨本領,在天文、通信和環境檢測等多個方面都有廣泛應用。F-P的高透過率、較大通光孔徑和中心波長易調節都使它成為很理想的微光探測儀器。此外,F-P采用不同的腔體材質和膜層介質可以讓其在各個波長范圍內使用[2]。天文上實際使用的F-P濾光器由光學機械部件和控制器兩大核心組成。光學核心部件是兩塊嚴格平行的光學平板,實現極窄帶濾光,并通過調節平板間距實現中心波長掃描。
F-P要實現高透過率和強光譜分辨本領,需要確保平行玻璃板的平行度,以及板間距離的穩定精確的調節,這一功能由電路控制系統實現,即由F-P控制器實現。本文延用基于壓電陶瓷促動器的電容式伺服F-P電路控制系統并做了重要改進。電容式伺服F-P控制系統基于差分電容原理,利用差分電容傳感器將F-P濾光器平行板的平行度信息轉化為電壓信號進行測量,并將電壓信號作用在壓電陶瓷促動器上實現閉環負反饋控制。
F-P濾光器平行板上電容電極板和壓電陶瓷促動器布置方式多種多樣,如圖1所示,F-P平板內側上下表面鍍制上導電膜,當兩個平行板相對放置時,會形成5個電容器,與一個外接的參考電容器一起組成了3條通道(圖2),其中x通道和y通道用來檢測F-P濾光器平行板x、y方向的平行度,z通道的電容與外接標準電容相連,用來檢測間距變化。
圖1 F-P濾光器電容對與陶瓷壓電促動器示意圖
在前人成功的技術路線中,普遍采用電路產生兩路等大反相信號以驅動電容差分測量電路,輸出攜帶平行度信息的電壓信號,經由相敏檢波電路檢出后驅動壓電陶瓷促動器改變平行度和間距,實現負反饋調節。
圖2 典型電容式F-P模擬控制電路簡化圖
三條通道電路一致,以其中一條為例。在x路,Jones等人采用變壓器產生兩路等大反相的正弦波驅動信號,驅動差分電容檢測電路檢測極微弱信號,并采用方波與正弦波相乘的“Chopper”方式實現相敏檢波。當使用變壓器時,由于工藝的限制,繞組無法對稱,難以產生真正的對稱正弦波,Jones等人采用了復雜的補償電路,未解決這一問題[3]。為此,王良凱等人將這部分電路改進為運放實現,信號對稱度達到10-6,系統穩定時間可達到4小時,但隨時間漂移的問題仍沒有根本解決[4]。
其二,對于相敏檢波部分,理論上,應當采用正弦參考信號與待測信號(即差分電容對的輸出信號)相關,王良凱等人估算出此時相位裕度約為,然而,當采用“Chopper”方式進行相關時,相位寬容度急劇下降,MATLAB仿真顯示1°的相位漂移即可導致檢出誤差超過容許范圍,而傳統的基于RC的移相電路,1°的穩定度是難以實現的。
根據上述分析,結合電子技術近期發展,本設計提出兩個改進點:
(1)不再使用對稱正弦波驅動差分電容對,而采用單一正弦波驅動;
(2)將模擬相敏檢波器(Phase Sensitive Detection,PSD)改進為數字相敏檢波器(Digital Phase Sensitive Detection,DPSD),從而真正實現相關運算。
本文詳細內容請下載:
http://www.j7575.cn/resource/share/2000006289
作者信息:
史會賢1,2,馬琳1,3,許駿1,3
(1.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云南 昆明 650216;
2.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 101408;
3.云南省太陽物理與空間目標監測重點實驗室,云南 昆明 6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