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7 日消息,電力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與社會穩定大局。據科技日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的“基于自主操作系統的電力量測設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現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表示,在此成果落地前,電力量測設備,如嵌入式操作系統等,無法實現全面自主可控,存在供應風險及信息安全挑戰。為實現對基礎軟件等關鍵部件的自主化,研究院科研團隊在嵌入式操作系統、電力量測設備、檢驗檢測技術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
科研團隊突破了振蕩相位差實時監測方法、快速響應控制機制及多參量智能調節方法等關鍵技術,成功研制出適用于電力量測設備的國產高性能關鍵部件,實現電力量測設備關鍵核心器件國產化;設計了軟硬件協同、多任務實時調度及系統兼容解耦方法,成功研發具有 100% 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操作系統;提出了多元對象精準感知及電網智能調控方法,實現對電力用戶的大規模全景感知與靈活控制;構建了面向操作系統及設備的全鏈條檢測技術體系,全方位保障電力量測設備產品質量和運行可靠性。
據官方介紹,我國在運智能電能表超 5 億臺,采集終端超 2000 萬臺,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IT之家查詢發現,截至目前,我國基于自主嵌入式操作系統的電力量測系列設備應用覆蓋超 1 億電力用戶,近 3 年收入超 34 億元,新增利潤超 5 億元,間接經濟效益每年約 24 億元。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