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市場傳出臺積電已通知中國大陸客戶將暫停7nm及以下先進制程AI(人工智能)芯片的代工服務的消息之后,芯智訊也第一時間向臺積電內部人士確認了這一消息。而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報告稱,此舉將影響臺積電整體5%~8%營收,同時也將影響中國AI產業的發展。
據路透社等外媒報道稱,美國商務部已致函臺積電,要求其對某些出貨中國大陸的7nm以下制程先進AI芯片,實施出口管制。TrendForce也表示,臺積電已重新檢討認證客戶身份(KYC)流程,并計劃提高與客戶洽談與投片的審核標準,擴大產品審查范圍。除了按照美國HPC芯片的算力、晶體管密度規范外,也可能新增芯片尺寸與HBM限制條件。
TrendForce表示,臺積電近期執行新的限制規范的可能性極高,但具體的沖擊幅度需要看美國商務部新的出口管制細則,以及是否會新增相關中國大陸廠商至實體清單。
觀察今年前三季臺積電制程營收分布,先進制程占比約67%,為主營收來源。其中,7nm、6nm、5nm、4nm及3nm主要客戶均為歐美系及臺系廠商,即使審查變得更加嚴格,可能流失部分中國客戶,但由于市場對于AI芯片需求旺盛,其他海外客戶或將很快彌補中國大陸廠商空出的產能,對臺積電先進制程產能利用率影響有限。
從臺積電的區域營收占比來看,臺積電2023全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來自中國大陸的營收占比主要在11%~13%。若7nm及以下先進制程審查擴大或有中國大陸客戶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預計將影響臺積電整體約5%~8%的季度營收。
而除了相關中國大陸AI芯片設計公司將受到臺積電“斷供”7nm及以下先進制程直接影響之外,相關EDA工具廠商、半導體IP廠商以及第三方設計服務廠商的業績也都將受到負面影響。畢竟如果設計的7nm及以下更先進制程芯片如果不能制造出來,也就沒有必要繼續采購相關EDA工具、半導體IP和第三方的設計服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