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中國科學院發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自主研制的500毫米口徑激光通信地面系統在帕米爾高原完成部署,標志著我國首個業務化運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正式建成并進入常態化運行階段。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衛星技術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產生的數據量呈爆炸式增長。然而,這一海量數據面臨的傳輸瓶頸問題日益凸顯,嚴重阻礙了太空數據的高效回流與應用。
在此背景下,傳統依賴設施擴容和技術微調的方式已難以滿足未來星地間高速通信的迫切需求,呼喚著革命性的技術突破來徹底打破通信速率的限制。
星地激光通信技術的應運而生,正是為解決這一難題而生。它利用激光作為信息傳輸的媒介,實現了衛星與地面之間前所未有的高速連接,成為未來星地高速通信領域的璀璨明星。
相較于傳統的微波通信技術,激光通信以其無與倫比的頻譜資源豐富性和高達數太赫茲的帶寬優勢,將數據傳輸速率提升了十倍乃至近千倍,宛如將狹窄的單車道拓寬為廣闊的高速公路網絡。
進一步而言,激光通信不僅速度快,而且系統輕巧、能耗低、保密性高,完美契合了星地間海量數據傳輸的嚴苛要求。盡管面臨多云、雨雪等惡劣天氣及大氣湍流等自然挑戰,但通過精心選址,如帕米爾高原慕士塔格峰區域這樣的大氣條件優越、視寧度極佳的地點,能夠有效減輕不利因素的影響,確保激光通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自2019年起,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在帕米爾高原的崇山峻嶺間,歷經艱辛,成功構建了包含海拔4800米科研區與3300米保障區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
科研區內,先進的激光通信系統蓄勢待發;保障區內,運維團隊嚴陣以待,準備通過遠程操控實現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這一戰略布局不僅充分利用了帕米爾高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更為我國星地激光通信技術的業務化、常態化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