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消息,據韓國媒體Businesskorea報道,中國液晶面板制造商正在集體降低工廠產能利用,此舉預計將對全球液晶面板及液晶電視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
報道引述業內消息人士的話稱,京東方、華星光電和彩虹光電(CHOT)等主要制造商已決定在 10 月前將平均產能利用率降至 60-70%。此前,受液晶面板價格上漲的推動,這些制造商在 5 月份之前一直維持 80-90% 的產能利用率。
在今年1月份,最搶手的55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價格為122美元,到5月份已上漲至132美元。然而,自7月份以來,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下跌,促使中國液晶面板制造商調整生產策略,產能利用率的下降尤其集中在55英寸以上的電視面板上。
報道稱,今年第二季度以來,物流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價格上漲,使得廠商盈利能力進一步降低。一位顯示器行業人士表示,“今年第二季度以來,物流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價格都在上漲,如果液晶面板價格也上漲,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惡化。”
三星電子每年花費 5 萬億至 6 萬億韓元購買液晶面板,今年第二季度其在高端電視市場的份額首次跌破 40%。這一下滑部分歸因于成本上漲和來自中國制造商的競爭壓力,中國制造商占據電視液晶面板供應鏈的一半以上。每年出貨的 3603 萬臺液晶電視中,有超過 2000 萬臺配備了中國制造的液晶面板。
業內人士表示,“預計中國廠商將在國慶節前后減少工廠運營2-3周。盡管手機和平板設備中OLED面板的占比仍然很高,但電視機中LCD面板的占比并未減少,這讓中國企業擁有了事實上的定價權。”
三星 Display 和 LG Display 都已經逐步退出了LCD 面板業務,將更多精力放在 OLED 技術上。這一戰略轉變凸顯了這兩家韓國巨頭的市場策略,不過兩者之間也有著不同:三星專注于 LCD 電視以及其高端 QLED 系列,而 LG 則專注于 OLED 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