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消息,據媒體報道,長江存儲在面臨美國出口限制和被列入實體清單的雙重壓力下,已成功采用國產半導體設備替代部分美系設備。
長江存儲自研Xtacking架構可讓3D NAND的層數堆疊到232層,即使與美光、三星和SK海力士等知名制造商相比,也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
據悉,長江存儲已經使用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的蝕刻設備、北方華創的沉積與蝕刻設備,以及拓荊科技的沉積設備,成功制造出3D NAND閃存芯片。
TechInsights稱,雖然長江存儲仍繼續依賴ASML和泛林集團等外國供應商提供關鍵工具,但中國國產半導體設備供應商越來越多地承擔了生產流程的大部分。
不過長江存儲使用國產設備生產的最新NAND芯片在堆疊層數上做了相應的妥協,比早期產品少了約70層,且產量較低。
對此長江存儲在回應中表示,公司正在不斷優化產品性能,層數變化與設備產量無關,隨著制造工藝、流程及經驗的不斷成熟,會不斷增加堆疊層數。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