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消息,在今天召開的“2024北京互聯網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在致辭中表示,新質生產力本質上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先進生產力質態。
在數字時代,隨著生產力構成要素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變革,促使經濟發展方式和社會運行模式發生深刻的變化,以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群體突破、交叉演進,正在加速推動生產力實現新的質態躍遷。
趙志國指出,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謀劃、靠前發力,積極搶抓數智機遇,扎實推進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著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物質技術基礎。
一是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全球領先。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5G基站數量超400萬座,千兆寬帶接入用戶達1.9億戶,實現“市市通千兆、鄉鄉通5G、村村通寬帶”。算力基礎設施水平持續提升,算力總規模達246EFLOPS,位居全球第二,其中智算規模達76EFLOPS,占算力總規模的31%。持續推進400G高性能傳輸網絡的商用,400G端口數量大幅增至9000個,更好地支撐算力資源和數據要素跨主體、跨類型、跨地域高速高效互聯互通。
二是數字技術產業創新加速突破。移動通信關鍵技術加速加快突破,完成高中低頻段全覆蓋5G輕量化商用驗證,6G技術研發與創新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創新活力迸發,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關鍵算法居全球前列,大模型、多模態、智能體等緊跟國際發展步伐。量子計算原型機性能指標不斷提升,量子糾錯試驗驗證取得新突破,國產芯片在關鍵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加速“聚鏈成群”,自主產業生態也在加速形成。
三是數實融合廣度深度持續拓展。5G應用已經融入到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4個,在工業、礦業、電力、醫療等重點領域實現了規模的應用和推廣。“5G+工業互聯網”項目數超過1.4萬個,應用賦能向核心控制環節正在加速拓展,工業互聯網標識注冊量累計突破5100億,建成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340個,賦能千行百業,助力制造業升級。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深入推進,數字政府、數字鄉村、智慧城市等加快建設,數字化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體人民。
四是數字經濟治理的水平不斷提升。數字經濟相關法律和規則制度體系逐步在完善,敏捷高效的新型行業監管體系也正在加快構建,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新業態的管理制度在不斷健全。行業管理改革創新也在深入推進,信息通信業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網絡和數據安全產業綜合實力在不斷增強,企業經營合規性、行業生態開放性和安全保障穩健性正穩步提升。惠民利企的行業綜合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電信網絡詐騙等熱點難點問題正在進一步治理,用戶權益保護得到了切實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