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
7 月 25 日消息,國家航天局今日在京舉辦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兩顆科研衛星的投入使用儀式,兩星投用后將對大氣環境與陸地生態系統開展監測。
據官方介紹,大氣環境監測衛星與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在軌測試期間,在生態環境、林業和草原、地理測繪、氣象、農業、應急減災等多個領域,均展示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國家航天局官網顯示,大氣環境監測衛星于 2022 年 4 月 16 日發射,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于 2022 年 8 月 4 日發射。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命名為“句(IT之家備注讀音:gōu)芒號”,是世界首顆森林碳匯主被動聯合觀測遙感衛星,其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碳匯監測進入遙感時代,將顯著提高我國陸地遙感的定量化水平。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運行于 705km 的太陽同步軌道,星上搭載了大氣探測激光雷達、高精度偏振掃描儀、多角度偏振成像儀、紫外高光譜大氣成分探測儀及寬幅成像光譜儀等 5 臺有效載荷,整星重量約 2.8 噸,設計壽命 8 年。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 CO2 的主動激光探測和大氣細顆粒物的主被動結合探測,能夠對氣態污染物、云和氣溶膠以及水生態、自然生態等環境要素進行大范圍、全天時綜合監測,同時可支撐開展氣象、農業農村等行業的遙感監測應用工作。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