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近日發布《數字城市產業研究報告(2023年)》,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已有超過 400個縣級以上城市發布了數字城市(含智慧城市)相關專項政策文件,高位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工作。在政策、技術、市場等多方因素助推下,多方主體爭相布局數字城市萬億級藍海賽道。2022年我國數字城市產業投資規模達1.8萬億元,已成為加快城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報告結合城市數字化轉型最新形勢,深入分析數字城市產業周期、投資規模、產業布局及產業生態,進一步洞察數字城市咨詢服務、基礎設施、數據要素、智能中樞、智慧應用、運營服務、數字安全等7大關鍵要素發展最新態勢,梳理AI大模型、數據流通、算力設施、數字文旅4大熱點板塊,并從技術創新、數據賦能、場景應用、產業協同、運維運營等方面提出數字城市發展建議。
我國數字城市產業投資規模企穩回升,2022年投資規模達1.8萬億元。報告認為,我國數字城市產業正處于成長期,市場空間由大型城市向中小城市拓展,產業發展方向由單一場景、系統平臺建設逐步向多跨場景、長效運營服務轉變,市場投資規模總體呈現增長態勢。
數字城市包含7大關鍵要素,呈現重點突破、整體提升發展態勢。一是咨詢服務步入全過程、一體化發展期;二是基礎設施向高速、融合、安全、智能方向演進;三是數據要素供需雙向發力,數據乘數效應正加速釋放;四是智能中樞走向智能升級、多級聯動發展新階段;五是智慧應用呈現多方協同、全域提升發展新趨勢;六是運營服務向多元化、一體化方向轉變;七是數字安全形勢嚴峻,城市數字安全防護邁向智能時代。
AI大模型、數據流通、算力設施、數字文旅成為數字城市發展4大熱點板塊。一是AI大模型板塊,通用人工智能行業迎來規范化發展;二是數據流通板塊,數據產品開發成為數據業務發展重點;三是算力設施板塊,算力智能化、一體化發展趨勢明顯;四是數字文旅板塊,文創、文傳、旅游消費新業態繁榮。
報告強調,數字城市發展需從“技術創新、數據賦能、場景應用、產業協同、運維運營”多向發力。一是加強技術創新,提升數字城市發展“活力”;二是強化數據賦能,釋放數字城市發展“潛力”;三是拓展場景應用,激活數字城市發展“動力”;四是促進產業協同,提升數字城市發展“合力”;五是加強運維運營,提升數字城市發展“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