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持續優化能源結構調整,保障綠電消納能力,為實現雙碳目標不斷推陳出新指導意見,明確風光儲等新能源相關產業鏈的市場主導地位。共享儲能作為電力系統革新的重要舉措之一,因建設地點靈活、投資匯報迅速、消納效率高等優勢,悄然成為行業矚目熱點。
共享儲能,新型商業模式催生多元盈利空間
當下我國已投儲能設備大多僅為單一主體服務,配儲項目場景同質化嚴重且不同項目間尚未存在深度鏈接,造成的直接后果為儲能商業模式開辟困難,客戶收益始終無法完成進一步拓展。共享儲能打破儲能商業化發展制約,整合電網側、電源側和用戶側資源,為區域化能源再利用提供“一對多”的充放服務,實現分布式儲能投資回報上的共建共享共贏。
共享儲能是儲能技術與共享經濟相結合的新型商業模式,以租賃閑置儲能資源換取更高投資回報率。從調度與控制角度,及計量結算方式分析,共享儲能分為遞進式三類運營模式,“源-網-儲單向共享”:充放電單向輸出,低時效性清分結算,盈利穩定計算簡單;“源-網-荷-儲雙向共享”:充放電雙向輸出,依據設備功率完成實時計量交易,實現能源流通多樣化;“互聯網平臺型共享”:依賴云平臺完成能源信息、數據、服務共享,構建市場化電力交易體系。
共享共盈,助力分布式儲能經濟效益最大化
國家發改委與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強保障2025年前完成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的實現。獨立屬性使得共享儲能擺脫與單一主體的綁定,發揮快速無功支撐電網能力,彌補抽水蓄能與負荷容量匹配空白期,有效完成調壓調頻,伴隨來之的還有多元化的經濟收益規范化。
輔助服務:電網公司領投儲能項目建設,與相關能源企業或第三方運營商合作開展系統運維,在電網統一調度下,各類市場主體根據需求享受儲能服務,并支付對應服務費用。
虛擬電廠:分散儲能系統通過云平臺完成聚合,基于負荷數據實現用戶實時需求響應。
合同能源管理:儲能供應商依據第三方評估機構計算節能效益價值,由運營商等節能受益方讓渡部分節能收益給用戶。
現貨交易市場:電網側儲能利用儲能設施套取電價波動差值,以現貨市場交易模式獲得電量收益。
天合儲能助力分布式光儲價值再升級
天合光能發揮光儲基因優勢,以技術迭代推動光儲系統成本降低,依托 “高效組件+柔性支架+儲能系統”三輪驅動,推出多種分布式場景產品組合,覆蓋全景應用解決方案。做到“主動”充儲利用太陽能資源,合理干預電網曲線,基于共享儲能建設,增加分布式光儲應用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提升光伏穩定性、電網友好性和消納能力。
天合光能新一代215kWh儲能一體機Potentia藍海,搭載全棧自研A+電芯(RTE≥95%),創研“電芯-PACK-系統”多層級安全設計,基于高循環、長壽命、優成本的產品特性,完美適配天合210 R至尊N型系列組件,應用全新i-TOPCon矩形電池技術,于版型與效能兼容最優尺寸下(η≥22.7%),滿足全場景分布式光儲應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