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一位行業分析師在韓國表示,韓國顯示器制造商需要加快開發更先進的 OLED 顯示器,因為中國公司在 OLED 顯示器市場正在迅速跟進。
他還警告說:“韓國公司可能仍在基于可折疊等差異化技術的OLED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但他們必須記住LCD市場輸給中國的先例。”
中國屏,發展迅速。
01
中國OLED
Stone Partners預測,今年韓國和中國的中小尺寸OLED市場占有率將分別為61%和39%。
韓國和中國在OLED顯示屏上的占有率在過去兩年里差距大幅縮小。2021年,韓國以79%的占有率占據壓倒性優勢,但預計今年將減少18個百分點。相反,中國預計將從2021年的21%增長到同期的18個百分點。
要知道2019年Q4時,三星在OLED屏上的市場份額高達88%,真正的壟斷全球,但到了2022年Q3的時候,份額跌至62.9%。而中國廠商則從2019年時的3%左右,到2022年Q3時,已經超過了30%的份額,可以說是3年10倍的增長。
Stone Partners方面預測,中國的顯示器公司BOE將大幅增加針對世界最大智能手機制造商蘋果的智能手機OLED面板。實際上,在智能手機OLED市場出貨比重最高的柔性OLED領域,BOE將比前一年增加47.89%,生產1.195億片。相反,在該領域,三星顯示預計同期將出貨2.555億片,減少6.34%。
因此韓國非常擔心,2021年中國顯示行業逆轉韓國企業LCD份額后,OLED市場也將重演。
OLED布局
相對于傳統的液晶顯示(liquidcrystaldisplay,LCD)技術,OLED顯示面板具有自發光、清晰亮麗、輕薄、響應速度快和低功耗等特點,柔性OLED顯示面板還具有可彎曲的優勢,被業界視為21世紀最具前途的照明和顯示產品之一。
來自韓國的兩位OLED產業領軍企業———三星顯示(SDC)和樂金顯示(LGD)在OLED技術發展上采用了不同策略:SDC專注于中小尺寸移動設備的OLED顯示面板;LGD專注于電視等大尺寸OLED顯示面板。2017年,三星顯示則在小尺寸AMOLED顯示面板領域中占據了90%以上的份額,并在該行業內一家獨大。盡管中國大陸地區的面板制造商也在建設新的AMOLED工廠,但是其產能和良率仍遠落后于三星。在市場網絡拓展方面:三星顯示的AMOLED顯示面板客戶包括三星電子和蘋果以及中國的領先手機品牌商,如華為、OPPO、VIVO和小米等;而中國大陸地區和臺灣地區的AMOLED顯示面板制造商在向中國較小的手機品牌和白牌推廣的同時,也在積極爭取進入中國主流手機品牌的AMOLED顯示面板供應商陣營。
來源:技術經濟Technology Economics
近年來,OLED顯示技術在智能手機上的應用比例不斷提升,一場涉及整個顯示產業鏈的技術革命正在悄然發生。在智能手機和其他移動設備領域,傳統的LCD顯示面板正逐步被OLED顯示面板取代,其中OLED全面屏和柔性屏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此外,還有不少高端智能手機(如三星S9、VivoXPlay6)采用了柔性AMOLED顯示面板,特別是智能手機行業的風向標———蘋果公司將其iPhone、iPad和AppleWatch等產品的顯示技術方案轉向AMOLED顯示后,AMOLED將成為未來智能手機及智能手表的重點顯示技術方案。近年來,三星顯示器的AMOLED顯示面板營業利益率大致維持在15%-20%,優于大多數TFTLCD廠商。針對這一趨勢,中國的面板制造商———如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和維信諾等都在迎頭趕上、積極布局其OLED產業鏈。
從國內市場來看,京東方作為全球領先的面板廠商,在OLED小尺寸顯示面板領域全球第二、全國第一,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廠商中京東方的市場份額約44%,遙遙領先于同行。國內龍頭企業市場份額占比較高,維信諾、天馬分別占比16%和14%,CR3超過70%。
隨著華為、小米和vivo等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加速采用OLED面板作為高端戰略,中國顯示企業開始增加中小尺寸OLED的產量,同時技術開發升級速度也在加快。
02
誰慌了?
2022年5月開始,有一則消息在大肆傳播:京東方可能因更改了iPhone13的面板設計而被蘋果要求停止供貨,并將3000萬臺iPhone 14 OLED屏幕訂單轉移至其他廠家。這則新聞的來源是一家名為The Elec的韓國媒體。
關于蘋果取消京東方手機屏幕訂單一事,京東方在投資平臺多次回應“不予置評”,并強調公司AMOLED產線正常運營,年度目標沒有變化。
2021年底,三星顯示副社長崔權榮在2021年第四季度業績發表電話會議上說:“(中小型)OLED是本公司首次成功量產并開拓的市場,通過數十年的投資、研究開發和量產,積累了很多專利和經驗。最近,三星Display為了保護差別化技術,提高價值,在積極向市場宣傳別人很難模仿的OLED技術的同時,正在多方面、深入地研究保護員工努力積累的知識產權的方法。”這番話用意頗深。
果然2022年年初,三星顯示警告國內某OLED面板大廠侵犯其OLED技術專利。
2022年12月28日,韓國三星發起在美國發起了337調查,韓國國內輿論也鼓吹韓國面板廠商希望借由專利戰,全面遏制中國OLED面板企業的發展,進而達到對中國企業品牌口碑、國際客戶訂單方面產生負面影響。
對此有媒體就指出,中美正在針對半導體領域進行激烈的交鋒,韓國三星正通過“傳謠+大棒”遏制中國面板企業崛起,來維護自身利益。這不是三星第一次利用專利拖住面板企業發展的動作。早在LCD時代,夏普稱霸LCD領域,而三星與夏普進行了長達2年多的LCD專利侵權訴訟案。經過21個月的庭審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最終于2010年1月裁定夏普勝訴。此外,在三星LCD不斷做大的過程中,三星也曾主導多起專利糾紛。進入OLED時代,借助專利訴訟維護市場地位,助長全球供應鏈和價格操控能力。
但是三星的打臉來的也很快。據韓媒SBS Biz消息稱,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三星電子目前正在與中國“面板一哥”京東方非正式地洽談關于三星折疊屏手機面板方面的合作。
目前三星電子與京東方正在秘密討論關于工藝制程、面板厚度以及成品驗證時間等各方面的合作事宜。而考慮到京東方OLED折疊屏技術此前從未在三星系列產品中得到過應用,還需要進行整機的能力驗證,故短期內預計三星電子不會增加京東方面板的供貨比例。
如果三星電子與京東方的討論在近期取得較大進展,那么京東方的OLED面板將有可能安裝在今年下半年發布的三星Galaxy Z Flip / Z Fold 5和之后的 Galaxy Z Flip / Z Fold 6系列中。
三星電子對該消息回應為:“我們不能透露新產品的內容”,并表示與京東方的關系是“供應鏈多元化的一部分”。
03
OLED的“痛點”
為了避免中國OLED未來發展被三星等國外大廠“卡脖子”,專利似乎是一大心結。
我國OLED技術起步較晚,上世紀90年代中期才開始研究這一領域,1995-2001年我國OLED技術仍處于萌芽和摸索階段,專利數量一直呈現低水平的平緩增長態勢,2001年僅有7項專利。最新消息KIPO 調查了 2011-2020 年韓國、美國、中國、歐盟和日本的數據,具體來看,韓國的 OLED 專利申請量 5384 件,占比 43% 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的專利數 3273 件,占比 26% 位居第二。
同時,我國專利人才匱乏。OLED平板顯示產業是戰略新興產業,技術門檻高,相應的研發人員較少,清華大學和昆山維信諾聯合培養了一批平板顯示的高技術人才,但我國其他行業相關企業尚未有專門的人才培育機制。
為了推動中國OLED產業的創新發展,必須加強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通過產學研合作促進基礎研究與應用創新的融合,鼓勵OLED產業中的優勢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提高核心技術競爭優勢,進而獲取OLED產業的高端利潤。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