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攪動國內新能源市場后,一些新勢力紛紛開啟出海之旅。
近日,嵐圖汽車宣布,正式登陸以色列市場,這也意味著,繼出海挪威之后,嵐圖汽車的出海進程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另外,2023年,嵐圖汽車計劃還將進入瑞典、荷蘭與丹麥等國家,出海進程持續提速。
那么,嵐圖汽車為何出海?又為何如此急著出海?
之所以出海,嵐圖汽車解釋稱,“向世界講述中國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故事?!边@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出海措辭,然而,嵐圖汽車國內市場表現遠低于預期,恐怕也是難以言表的原因之一。
數據顯示,2022年,嵐圖汽車累計交付新車1.9萬輛,嚴重低于2022年初制定的4.6萬輛銷量目標,以及低于年中更改的3.1萬輛銷量目標。
因而,嵐圖汽車出海,變得愈發迫切。
只是,國內市場難以突破,出海就能成為嵐圖汽車的解藥嗎?這看似是一個問句,其實答案大家都清楚,國內市場才是嵐圖汽車的主戰場,而且是必須要突破的最重要的市場。所以對嵐圖汽車來說,最緊迫的問題是,國內市場如何突破?
出海沒錯,切莫把出海當解藥
由于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發展扶持更早,且市場化經營卓有成效,以至于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整體領先全球。
在最核心的動力電池方面。據韓國SNE Research的數據,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達到517.9GWh,同比增長71.8%。在裝車量前十名的企業中,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占據6個席位,合計市場份額達60.4%。
動力電池的裝機量優勢,彰顯了產業鏈技術與規模優勢,同時帶來了價格優勢。彭博新能源財經的調查顯示,歐洲的電池組價格比中國高出33%,美國則高出24%。
整車產品價格方面,2021年,配備國產電池的電動汽車平均售價為26500美元,不到歐洲電動汽車平均售價的三分之二,不到美國電動汽車平均售價的一半。
除了供應鏈優勢,還有產品體驗優勢。當下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比如蔚小理旗下的車型,它們在輔助駕駛、人機交互、車機系統等各方面,表現都十分出色,相較歐洲的“老車”,一定程度上有著越級般的存在。
領先的產品力,國內越發內卷的市場,讓中國新能源車企紛紛出海,尤其是前往汽車發源地——歐洲。
據媒體統計,目前已有近10家中國新能源車企向歐洲出口新能源車。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中國電動汽車已經占到歐洲電動汽車總銷量的10%。”
2022年2月17日,嵐圖汽車宣布正式進軍歐洲市場,首站挪威,成為新能源國家隊首個出海品牌。
對此,嵐圖汽車CEO盧放表示:“中國創造正在成為中國的核心競爭力,中國汽車品牌正引領全球智能電動汽車發展。嵐圖FREE出口挪威,是嵐圖進軍海外市場的第一步。挪威熱愛環保的文化和對新能源汽車的極高認可度,為嵐圖FREE出海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基礎。之后,嵐圖還將陸續進入歐洲其它國家,并逐步豐富在海外的產品布局,憑借創新技術與服務體驗,滿足并引領歐洲消費者對于高品質智能電動出行的需求?!?/p>
2022年9月26日,500臺嵐圖FREE從武漢出發,正式發往挪威;11月底,首批500臺嵐圖FREE抵達挪威奧斯陸;12月,嵐圖FREE在挪威啟動交付,到12月底,共交付136臺。
盡管嵐圖汽車完成了對挪威市場的出海,但這個市場表現很難用驚艷來形容。實際上,不只是嵐圖汽車,其它新勢力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也都一言難盡。
eu-evs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小鵬與蔚來在海外累計銷量分別為1256輛和1327輛,這與其國內超過10萬輛的年銷量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愛馳汽車因為發展重心在海外,銷量稍多,不過累計銷量也僅有6464輛。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88.7萬輛,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且增幅依舊高達93.4%。作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每一個有實力的新能源車企都應該將中國市場排在發展首位。
對于愈發內卷的國內新能源市場,出海雖然能夠為嵐圖汽車們攫取一點銷量補充,但數量極為有限,若想實現銷量目標,或者向上進階,終究還是得進一步激活國內市場,出海不是紓困的解藥。
營銷之困
面對新能源時代巨變,每家車企都有難言之殤,百年車企有百年車企的轉型掣肘,新勢力也有新勢力的成長苦惱。
而作為脫胎于東風的新勢力,嵐圖汽車可謂“二者”皆有。在內,東風因素始終揮之不去,這讓嵐圖難以像其它新勢力那樣高效、狼性經營;在外,年輕的嵐圖品牌知名度,卻遲遲未能打開。
內外交困下的嵐圖汽車,市場表現可見一二。
2021年8月,嵐圖汽車正式啟動交付,開始接受市場挑戰。2021年,嵐圖汽車累計交付6791輛,成交均價超33.8萬元。
據媒體報道稱,2022年初,嵐圖汽車CEO盧放曾在公司年度工作會上提出嵐圖汽車2022年的工作目標:年銷量4.6萬輛,年產量4.8萬輛。
不過,嵐圖汽車去年上半年累計銷量僅為6878輛,僅完成銷量目標的14.95%。所以在去年中,嵐圖汽車內部展開了一次大調整:
第一,降低銷售目標。
據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工會網報道,2022年7月8日,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擴大)會暨2022年年中工作會在武漢召開,會議指出,嵐圖汽車2022年全年銷量必達3.1萬輛,挑戰3.7萬輛。
同時在會上,嵐圖汽車董事長尤崢號召全體干部員工以只爭朝夕的危機意識、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奮力實現2022年度經營目標,共同構建嵐圖汽車發展格局。
尤崢的講話,與其說是號召,更像是批評,不過,作為董事長,豈不是第一責任人?尤崢更需自省。
第二,調整領導班子。
7月18日,嵐圖汽車召開干部大會,宣布領導班子成員調整決定。其中,盧放不再兼任CTO職位,仍保留CEO職位,CTO職位由汪俊君擔起;新增兩位總經理助理——鞏雪松和邵明峰,等等。
實際上,早在去年3月,嵐圖汽車就對外透露,其首席品牌官雷新已被調離崗位。雷新的調崗,可以說是對嵐圖之前營銷不力的集中體現。
7月,嵐圖品牌運營高級總監黃偉沖也提出離職,隨后,又有多位一線干將相繼離開,離開這個他們曾經一起從零到一共創的品牌。
黃偉沖在離職感言中列舉了幾個“遺憾”:沒能一起打造出爆款,沒能解開嵐圖FREE銷量困局,沒能更好地參與嵐圖企業戰略、品牌和技術戰略、產品戰略的制定……他也提出了疑惑:一款產品真的可做成to B又to C嗎?
以職業經理人身份加盟大東風,黃偉沖們的“遺憾”并不難理解,甚至早已注定,他們終究未能沖破機制迷障,他們的困惑也并不難解答,二汽東風的發展本就是從B到C,雖然嵐圖是一家獨立主體,但骨子里的東西很難改變。
這樣的混合經營制也體現在嵐圖的營銷風格,既要貼近紅旗求高大上,又想學極氪接地氣,結果是錢花了,效果沒出來,反而給外界落下“四不像”的印象。
2022年,嵐圖汽車最終累計交付新車1.9萬輛,仍然低于年中制定的3.1萬輛銷售目標。相較上半年近0.7萬輛銷量,下半年累計銷量超過1.2萬輛,提升明顯,當然,新車嵐圖夢想家的交付功不可沒。
今年春節后開工第一天,盧放在內部發了一篇4000字長文,直指嵐圖還有3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即:品牌知名度、銷售體驗與服務體驗。嵐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營銷傳播,這是新勢力的一個行業通病。
雷新調崗后,首席品牌官由盧放兼任,作為一個技術出身的CEO,這并不容易。盡管盧放在努力尋找自己的身位——介于傳統CEO與網紅CEO之間的一種身份,但一人之豹變,焉能匹敵體系化作戰?
去年7月,極氪豪賭式為用戶免費升級8155,此舉幾乎博得全行業的喝彩,同時讓極氪口碑與銷量獲得大豐收。今年1月,嵐圖象征性以0.1元“免費升級”8155,業內表現卻是風平浪靜,這個結果實在令人驚愕,差距這么大?
自加入嵐圖開始,盧放一直身兼多職,從CEO兼CTO,到CEO兼CBO,且不論他是否精于業務本身,就說精力是否充沛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尤其是,嵐圖的組織機制不像蔚小理那些互聯網新勢力那么純粹。
顯然,嵐圖汽車亟需一位營銷大師來給盧放卸壓,同時理順嵐圖的營銷傳播體系,重新激活團隊的戰斗信心。
“嵐圖像一個3歲的孩子,在這起步的3年,我們做得并不完美,但我仍然堅信,我們有底氣和信心,做得更好!當然前提是,我們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所長和所短,知恥而后勇,不斷提升和改進,我們一定能在2023年,打好這翻身一仗!”技術出身的盧放,一如既往的坦誠,面對問題,依舊滿懷韌性。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