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助自助者、得用戶者得天下!
作者:于照野
編輯:夢陽
風品:藍海 沈禾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2022,對新能源車企是不平常的一年。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全年我國汽車銷量2686.4萬輛,同比增長2.1%;新能源汽車則呈爆發式增長,銷量超680萬輛,同比增長93.4%,市占率提至25.6%,逐步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
賽道喧囂的同時,水大魚大亦不乏洗牌變局。
特斯拉股價暴跌,讓馬斯克成史上“首位身家縮水2000億美元”的人;蔚小理交付了新車型,零跑港股上市,曾邊緣化的哪吒銷量異軍突起,昔日四小龍、被吐槽“危馬”的威馬欲借殼搏命;華為以問界、阿維塔之名高調造車,比亞迪超特斯拉奪得銷冠、長城、吉利、長安、廣汽等傳統車企更像商量好了似的,重磅加碼新能源、轉型力度前所未有……
趨勢而言,3060雙碳目標驅動下,新能源汽車進入行業主場已是大勢。另一廂,隨著2023年財政補貼退場,行業不再能野蠻生長,往期銷量透支的虛假繁榮走向終結。真刀真槍肉搏中,市場驅動、核心實力比拼的邏輯轉換正在發生。
顯然,作為近幾年來“幸存”的風口賽道,新能源造車從不缺話題。大浪淘沙中回首2022,有哪些關鍵熱詞呢?
01
靈魂變量
智能化黃金期磨刀
智能化升級,不得不提。
華創證券曾預測,汽車行業正經歷電動化、智能化變革。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8.4%,與2006年智能機滲透率相似,產品形態上也從機械時代、電子時代逐步向智能化時代發展,有望開啟黃金十年。
2022年,黃金周期真的來了。
以三杰蔚小理為例,即可窺見智能化的潮頭所向。
作為智能化的忠實擁躉,2022年9月小鵬上新G9,基于X-EEA 3.0電子電氣架構打造;
蔚來在新車切換到NT2.0平臺后,智能化水平亦有補足,搭載由4顆英偉達Orin X芯片支持的ADAM計算平臺,以及包涵激光雷達、800萬像素攝像頭等33個高性能感知硬件的AUILA超感系統等;
理想的智能駕駛能力,更堪稱一次自我躍遷。計算平臺全部升級至大算力芯片,并引入激光雷達……
當然,默契升級的同時,硝煙從未止息。明處,車企們紛紛特色磨刀;暗處,伺機而動的跨界者生態賦能、以圖帶來系統性顛覆。
比如科技大廠華為的跑步入場,為賽道注入新的“靈魂”變量。
在任正非再三強調的“不造車”理念下,華為能做些什么?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直言:“在整個新能源賽道里面,華為不可能什么都做,我們在做華為擅長的領域,尤其智能化是華為可以帶來獨特價值。”
有多獨特?
以搭載華為智能系統、完成飛升式成長的AITO問界為例,產品設計層面上,華為負責全棧式智能化解決方案,向合作方提供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智能車云,以及傳感器+集成式熱管理系統等全套智能化部件。
同時,華為還派出了工業設計團隊和軟件團隊,深度參與開發;在產業鏈和質量管理上,華為介入全面質量管控;在服務方面,華為利用自身能源網絡體系,將AITO充電網絡覆蓋至全國300多個城市。
體統生態加持下,AITO推出業內首個實現全場景智慧互聯的車型,補齊了移動出行最后一環。
不僅是賽力斯,奇瑞汽車、江淮汽車、北汽極狐也都是華為合作的“座上賓”。憑借智能化“靈魂”武器,華為開疆拓土、朋友圈日益豐滿,江湖地位不可小視。
再如高調入場、2021年宣布造車的小米集團,雷軍喊出“小米自動駕駛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口號。
補足后發短板,“金手指”同樣是智能化。據悉,小米選擇自研為主,投資為輔;自動駕駛領域首期投入33億元研發費用,已組建超500人規模的研發團隊,2022年底預計突破600人,全棧算法均將自研。
能否復制華為神話?
看看小米強勢生態鏈,有期許;看看小米手機的高端創新短板,有挑戰。
可以肯定的是,紅海拼殺、技術升維,智能進化已是新老從業者下半場爭奪排位的主牌,甚至彎道超車的必備殺招。
02
分化加速
銷量、業績變陣
由此,頭部勢力快速分化,是2022年新能源江湖的另一看點。
2021年,小鵬以9.8萬輛的年銷量占據榜首,蔚來、理想緊隨其后,年累計銷量分別達到9.1萬輛、9萬輛。
2022年,新勢力第二梯隊強勢崛起,重組江湖排位。比如“名不見經傳”的哪吒汽車,以15.21萬輛問鼎全年銷冠,二三名理想、蔚來分別為13.32萬輛和12.25萬輛。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則以12.08萬輛和11.12萬輛位列四五。
逆襲邏輯在哪?
答案是,更低價格。哪吒V車系售價均低于10萬元,哪吒U車系售價區間則在10萬-15萬元左右,以價換量自然優勢不小,但也讓銷冠成色打些折扣。
不是所有品牌都像哪吒一般幸運。比如威馬,2022堪稱徹底掉隊的一年,作為曾經的新勢力前四其全年只賣了約3萬輛車。上市輸血又一再卡殼,讓外界不乏擔憂,好在2023開年的借殼上市消息,讓各方為之一振,能否終達夙愿、否極泰來?
相比之下、零跑汽車在亂戰中跑過了生死線,2022年9月成功登陸港交所。只是股價不振、持續破發,也意味著價值自證仍在路上。
昔日王者蔚小理,依然保持著一定“體面”,可銷量目標的“未完成”、陡然增加的虧額,亦折射出賽道分化進入深水區。
蔚來汽車訂立的2022年15萬輛的銷量目標本就相對低調,最終完成率約82%;理想汽車17萬輛的目標,年銷完成率78%;確保年銷25萬輛、沖擊30萬輛的小鵬汽車信心夠足,完成率卻最差,僅為48%。
2022年前三度,蔚來汽車收入332.05億元,同比增長26.56%;凈虧86.51億元,同比擴大4.3倍;小鵬營收217.15億元,同比增長74.67%;凈虧67.78億元,同比擴大89.54%;理想營收276.37億元,同比增長68.63%,歸屬母公司凈虧22.69億元,同比擴大267.79%。
“違和”的是,2022堪稱蔚小理“放衛星”之年,均不缺明星新品。
蔚來NT2.0平臺的三款新車ET7、ET5、ES7問世,總裁秦力洪豪言ET5一年內銷量將超越寶馬3系;
小鵬汽車新車G9,則將小鵬價格拉到35萬元以上,何小鵬宣稱G9是“50萬以內最好的SUV”;
理想汽車更堪稱推新開掛、套娃戰術,發布了從L9、L8一直到L6的系列新車。李想放話稱理想L9是500萬以內最好的家用SUV,哪怕是和庫里南相比;
……
產品升級之態,無需累言。可光有口氣、自信還是不夠的,結合上述銷量、業績,三劍客的新舊交替、擴容進擊仍在較勁時刻。
比如小鵬汽車。由于新品G9的價格配置過于復雜,引來一片割韭菜質疑,企業不得不在新車上市不久就降價,重新調整定價。
何止是價格,2022年末小鵬、理想汽車均啟動了企業組織結構調整,蔚來也在考慮尋求變革,以為接下來的洗牌競爭做準備。
戰場格局遠未定型。2022年銷冠哪吒汽車,年末12月銷量為7,795輛,環比暴跌超48%。低價戰略是否失效?
看看補貼退潮后,近日多家廠商的一輪漲價潮,特斯拉的再次逆勢降價、降維打擊,分化或還有加劇之態。
中國乘用車產業聯盟秘書長張秀陽認為,2023年國內將有超100款新能源汽車上市,市場競爭烈度會超過以往,新勢力的格局和座次還將迎來數輪沖擊和改變。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