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9 日消息,美國消費者、監管機構和企業都面臨著一個繞不開的問題:科技產品在上市時往往存在巨大的安全和隱私漏洞。而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也帶來了大量可能侵犯用戶隱私、沒有進行安全審查的新產品。隱私和安全專家說,這可能是火上澆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301/442498.htm
隱私倡導組織電子前沿基金會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執行董事辛迪?科恩 (Cindy Cohn) 說:“我認為消費類電子產品存在的一個長期問題是,其并沒有向人們提供足夠信息,讓消費者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想要使用這些設備。”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2023 年度國際消費電子展上,幾千家公司紛紛發布可穿戴設備、智能電視、自動駕駛汽車等各種基于用戶自身或家庭數據的設備。許多公司都在標榜自家產品是新一代的偉大設備,但幾乎沒有一家公司直接說明他們對收集到的客戶數據如何進行處理,也沒有說明他們設備的安全和保障機制。
致力于維護消費者維修設備權利的知名拆解網站 iFixit 首席執行官凱爾?維恩斯 (Kyle Wiens) 坦言:“今年的展會似乎沒有什么主題,就像是把所有東西都扔到墻上,看看哪些能粘得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會對我們的社會產生負面效應。”
科恩和來自 iFixit、《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 以及其他消費者權利組織的代表在展會上舉辦了一場“展會最差”發布會,點名哪些公司發布的產品可能對隱私、消費者選擇和環境產生比較大的負面影響。其中包括一些今年最受歡迎的突破性新產品,比如互聯醫療保健公司 Withings 生產的 U-Scan 尿液傳感器。其可以分析尿液中的激素水平,目前正準備在美國上市。Withings 表示,公司會無限期存儲用戶數據,還將“遵守其運營地區的所有法律要求”。該公司強調,不會與第三方共享數據。
科恩認為,人們往往不會在展會上提出有關產品安全方面的尖銳問題,企業也往往不會主動提供這些信息。
“實際上只有一家公司提到了 (隱私或安全),”一家生產可重復使用寫字板的小公司員工琳娜?米勒 (Leanna Miller) 在展會現場表示,她來是為了看看今年展會有哪些新產品。
美國網絡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 (CISA) 局長珍?伊斯特利(Jen Easterly)在展會間隙接受采訪時表示,除了少數例外,科技公司只會在出現安全問題時才著手解決,而不是花更多時間測試產品并添加安全功能。
她說,這些公司“真正關注的是成本、功能、性能和上市速度,而不是基本安全”。
伊斯特利與網絡安全新銳公司 CrowdStrike 首席執行官喬治?庫爾茨(George Kurtz)在展會上的演講內容重點是網絡犯罪帶來的代價和危險性迅速上升。他們均表示,網絡犯罪通常依賴于倉促發貨的新產品。
伊斯特利在演講中表示:“當我們思考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時,我們不能接受十年后網絡風險還和現在一樣或更糟。”
盡管伊斯特利強調,她并不支持“過多”監管,但改善現狀可能仍取決于消費者對更安全產品的需求以及來自政府機構層面的監管。比如監管可以采取更嚴格的隱私保護措施,或者就產品帶來的風險與消費者進行更清晰的溝通。美國政府有推出一種營養標簽式“軟件材料清單”的想法,讓企業告訴買家產品包含哪些軟件組件。
最近歐盟對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處以 4.14 億美元的罰款,原因就是 Meta 在服務條款中隱瞞了有關定向廣告業務的信息,沒有獲得用戶確定性的許可,也沒有讓他們能選擇拒絕這種服務。Meta 表示,公司打算對這一裁決結果和罰款提起上訴。
在今年的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推銷面部識別技術的公司遍布展廳。獲得迪士尼資金支持的 Miko 機器人就配備了面部識別功能,可以使用攝像頭分析孩子們的情緒,并記錄用戶的家庭元素。Miko 公司首席執行官表示,所有面部識別數據都存儲在設備上,而不是云端。
此外展會上還有不少帶有攝像頭的智能家居設備,比如自動割草機 Landroid Vision 可以在用戶家的院子里自行導航。設備制造商 WORX 表示,割草機捕捉到的所有圖像都是匿名的,任何面孔或門牌號碼在圖像發送到公司的云存儲之前都會進行模糊化處理。但 WORX 相關隱私政策卻為廣告商共享數據留下了空間。
iFixit 的維恩斯在“展會最差”發布會上說,公司完全可以選擇生產有用的、私密的、可維修的產品,但一個標價 200 美元、帶有位置共享功能,電池還不可拆卸的旅行杯有什么意義可言?
“我們已經有保溫杯了,”他說,“它們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
國際消費電子展主辦方消費者科技協會 (CTA) 傳播副總裁杰米?卡普蘭 (Jamie Kaplan) 表示,展會鼓勵創新、創業和經濟增長。今年,CTA 共接待了 320 家參展商。
她在一份聲明中說:“CES 要求展品符合美國法律規定。美國法律支持創新,側重于限制不良行為,而不是禁止新的創新產品。”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