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汽車革命,電動化的普及是需要靠智能化來拉動的。
如何在智能化之爭的新能源賽道中占領一席之地,四維圖新旗下滿電出行“出行語未來”戰略發布會上,滿電出行宣布全面進入出行生態共建新階段。
出行語未來
發布會上,四維圖新副總裁石清華對滿電出行成立三年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并對其未來的發展前景寄予厚望。他表示,在國家政策的作用下,我國的新能源產業已全面進入快速發展軌道。四維圖新作為汽車產業鏈的賦能者,近幾年全面發力智能汽車大腦的戰略實施。滿電出行是四維圖新在新能源智慧出行領域的重要板塊,在產品技術創新及云端數據安全方面均實現了技術突破。
供氧出行生態網絡
滿電出行聯合創始人兼CEO王穎在發言中表示,滿電出行成立三年,累計服務超過20家國內外知名主機廠,以及5家出行品牌。通過優化共建式的運營機制,依靠出行大數據算法得以實現精細化運營。同時,依靠完善更加靈活的用戶反饋機制,可以為主機廠客戶以及新能源用戶提供更多開放式的體驗。
未來三年,場站智慧共享以及生態服務互通將是滿電出行發力的重點方向,數據量級將覆蓋40%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同時,以更加智慧化的服務鏈接主機廠與充電運營商,連同行業產學研共同打造新能源出行生態平臺。滿電出行也將正式從解決方案提供者轉變為出行生態共建者。
共同探討行業未來發展機遇
在發布會圓桌座談環節,四維圖新副總裁石清華,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紀雪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高級工程師冉江宇,北大創新評論執行主編謝艷,搜狐汽車產業研究主編李德輝,以“新能源出行的未來發展機遇”為主題,從政策、創新的角度來全方位探討新能源出行的未來發展機遇。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紀雪洪表示,隨著新能源動力電池等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瓶頸,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汽車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但整個行業還面臨生態系統各環節節奏不一致的問題,瓶頸從動力電池轉移到更上游和更下游環節,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仍需要新能源汽車整個生態參與方協同發揮力量。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高級工程師冉江宇表示,通過這兩年中規院與滿電出行共同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完善,是影響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每座城市如何根據自身的個性,統籌考慮公樁和私樁的建設和運營,理性管控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是未來整個行業需要關注的重要課題。
北大創新評論執行主編謝艷表示,出行產業的分水嶺來自于新入局者促進商業模式優化,產業參與者如何能夠找到最有特色和獨具價值的差異化優勢,在于提供豐富的產品和服務組合,增強出行管理的消費價值,將有助于在未來斬獲新增長。
搜狐汽車產業研究主編李德輝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進步歷程是一個消費者和主機廠不斷達成一致的過程。主機廠通過技術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預期,消費者通過認知提升不斷降低焦慮。而如何更好地彌合雙方的分歧,則是每一個產業從業者應該思考的問題和未來著力發展的方向。
如活動最后石清華所言,新能源汽車已經由代步工具逐步向移動私人空間轉變,而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則是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四維圖新也將積極賦能、協同滿電出行,與每一位車企客戶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化的道路上,一路同行。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