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單片機MCU技術長期依賴國外,這些年政府的扶持,加上技術的攻研,國內自主研發創新突破核心技術,國產32位單片機的發展仿佛按下了快進鍵;漸漸地也可以生產出在性能上能夠媲美國外的單片機,并且性價比遠超國外。國產32位單片機迎來了大爆發掛起了國產替代狂潮。國產單片機正在蓄勢待發實現彎道超車。
國產單片機的性能優勢:
1、高性能CPU;
2、有OTP或FLASHZ工藝;
3、指令架構精簡;
4、資源豐富,接口多,功能強大;
5、有價格優勢,性價比高。
RISC-V它是一個基于精簡指令集的開源指令集架構。與主流的主流的架構為x86與ARM架構不同,其特點就是完全開源。RISC-V指令集架構具有低功耗、低成本、開源開放、可模塊化、簡潔、擴展性強等優勢。RISC-V精簡指令集采用開源模式、其架構先進、易于定制、人才培養便捷,研發周期短,大大降低芯片產業門檻。
由工采網代理愛普特微電子推出的基于RISC-V CPU內核開發的32位高性能高可靠性國產通用型MCU,主頻最高可達48MHz,擁有豐富外設接口,支持硬件CRC,獨立除法器,支持內部模塊互聯觸發,搭載增強型PWM,12位高精度的ADC等功能,內置獨立的模擬比較器,運算放大器,主要面向工業控制,觸控家電,消費電子設備,可穿戴設備等性能要求不高的應用。
汽車MCU有8位、16位及32位MCU,位數越多對應結構越復雜, 但處理能力越強,可實現的功能也就越多。8位MCU主要用于簡單的車身控制,如空調、雨刷、門窗、座椅、低端儀表盤等;16位MCU主要用于中端的底盤和低端發動機控制,如制動、轉向、懸架、剎車等;32位MCU主要用于高端的發動機和車身控制,如高端儀表盤、發動機、多媒體信息系統和安全系統等。
相較于消費和工業級MCU,車規級MCU對運行環境、可靠性和供貨周期的要求較高,主要體現在:
1、環境要求:汽車芯片的工作環境更復雜,有高振動、多粉塵、多電磁干擾、溫度范圍寬(-40~155℃)等要求;
2、可靠性要求:汽車設計壽命一般在15年或20萬公里,整車廠對車規級MCU的要求要達到零失效;
3、供貨周期要求:車規級MCU的供應周期需要覆蓋整車的全生命周期,供貨周期一般為15~20年;
4、重新認證要求:在工業MCU上執行很多微小的工藝變化都不需要對MCU進行重新認證,但汽車MCU則需要進行重新認證。
車規級MCU的認證門檻比較高,認證時間長、進入難度大。MCU供應商在進入整車廠的供應鏈體系前,一般需符合三大車規標準和規范:在設計階段要遵循的功能安全標準ISO 26262,在流片和封裝階段要遵循的AEC-Q001~004和IATF16949,以及在認證測試階段要遵循的AEC-Q100/Q104。其中,ISO 26262定義了ASIL四個安全等級,從低到高分別為A、B、C和D;AEC-Q100 分為四個可靠性等級,從低到高分別為 3、2、1和0。AEC-Q100 系列認證一般需要1-2年的時間,而ISO 26262的認證難度更大,周期更長。
車規級MCU相較通用MCU芯片也有更多技術要求,包括:集成數據加密模塊,并具有全局存儲器保護功能;專用的PWM、比較捕獲單元及定時器;靈活的端口功能配置;時鐘控制電路的備份和魯棒性及嚴謹的時序約束;模擬模塊的寬溫度范圍的指標控制,自校準技術指標的控制等。
愛普特微電子MCU優勢
核心技術:全自研IP庫、RISC-V MCU設計;
關鍵產品:基于RISC-V內核的32位MCU、電機控制MCU;
主要應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慧安防、消費電子、醫療電子、汽車電子、物聯網等領域;
競爭優勢:基于自研微處理器IP庫+RISC-V內核打造全國產高可靠32位MCU,堅持走MCU國產創新之路。
國產單片機的型號選擇是非常重要的,選對型號可以有效的避免系統正常運行時達不到預設造成的經濟損失,而且現在國產單片機的發展是迅速的,現在國內的電子市場上,國產單片機的運用廣優勢多,而且需大于求,所以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
ISweek工采網與MCU行業的佼佼者愛普特強強合作大力推動國產MCU,引領產品創新應用升級,助力國產單片機走出一條逆風向陽的翻盤之路!,且已被行業多家頭部企業選用。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