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簡介
本篇是FPGA之旅設計的第十二例,在前面的例程中,完成了DS18B20溫度傳感器數據的采集,并且將采集到的數據顯示在數碼管上。由于本例將對溫濕度傳感器DHT11進行采集,而且兩者的數據采集過程類似,所以可以參考一下前面的例程。本例將通過signal top實時采集波形,確定采集到的數據是正確了(數據中帶了校驗)。
二。 DHT11傳感器簡介
應用電路如下,和DS18B20一樣,只需要一根數據線與FPGA進行通信。每次通信都是FPGA發起的,隨后DHT11會輸出40bit的數據給FPGA。溫度測試范圍為0-50℃,濕度測試范圍為20-90%RH(相對濕度),簡單了解一下即可。
三。 數據傳輸過程
數據傳輸一共包括三個部分
開始采集 : FPGA拉低數據線,然后釋放,等等DHT11響應
數據采集 : 這部分一共需要傳輸40bit的數據,分別為(高到底) 8bit濕度整數位,8bit濕度小數位,8bit溫度整數位,8bit溫度小數位,8bit校驗和。校驗和 = 數據之和,通過這個可以判斷接收到的數據是否正確。
采集結束:從機拉低約50us后,主機拉低
官方圖如下,下面詳細說明一下各個部分。
1
開始采集
從圖中可以看到,開始采集包括兩個部分,主機和從機。主機先拉低總線18ms,然后拉高20-40us后釋放總線,然后從機響應拉低總線80us后,拉高總線80us,就完成了。這里的拉低拉高時間都不是一個固定值,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2
數據傳輸
開始采集結束后,就是數據傳輸了,一根總線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表示數據1和數據0了。
數據0表示如下
數據1表示如下
可以看到,無論是數據0還是數據1,總線拉低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所以在判斷數據0和數據1,只需要根據高電平的持續時間即可。
3
采集結束
在從機拉低50us后,FPGA將總線拉高即可。
以上就是DHT11數據傳輸的全部內容,還是比較容易的哈。
四。 代碼實現
?。ㄒ唬?。 狀態機確定
通過上面的時序圖,可以確定,采集過程可以大致分為六個階段,其中請求部分可以分為FPGA請求和DHT11應答兩個部分,具體如下。
localparam S_IDLE = 'd0; //空閑態localparam S_START_FPGA = 'd1; //FPGA請求采集數據開始localparam S_START_DHT11 = 'd2; //DHT11開始請求應答localparam S_DATA = 'd3; //數據傳輸localparam S_STOP = 'd4; //數據結束localparam S_DOEN = 'd5; //數據采集完成
(二)。 計時周期數確定
在時序圖中,提到了18ms,26-28us,20-40us,50us,70us,80us等等,但是經過分析后,并不需要定義這么多個計時周期數,只需要定義兩個即可。為什么只定義這兩個就可以了呢?
在時序圖中,需要FPGA判斷時間的,有兩個位置,一個是FPGA拉低18ms以上,另外一個是判斷數據表示是數據0還是數據1。第一個很清楚就是18ms。數據0表示的數據位26-28us,為了保險起見,這里設置為35us,如果高電平的持續時間低于35us,那么就表示數據0。
//時鐘為50MHZ,20nslocalparam TIME18ms = 'd1000_099; //開始態的拉低18ms,900_000個時鐘周期,這里適當的延長了拉低時間。localparam TIME35us = 'd1_750; //數據傳輸過程中,數據0拉高的出現
在編寫代碼的時候,低電平是不需要處理的,只需要通過下降沿當前的傳輸狀態即可。例如說在dht11響應的階段,只需要判斷是否產生了下降沿,至于其高電平和低電平各種持續了多長的時間,這個可以忽略。
?。ㄈ?狀態轉移編寫
從狀態轉移條件可以看到,都是通過下降沿,和周期計數來作為條件進行轉移的。
always@(*)begin case(state) S_IDLE: if(dht11_req == 1'b1) //數據采集請求過來進入開始態 next_state <= S_START_FPGA; else next_state <= S_IDLE; S_START_FPGA: if((DHT11_Cnt >= TIME18ms) && dht11_negedge == 1'b1) //FPGA請求結束結束 next_state <= S_START_DHT11; else next_state <= S_START_FPGA; S_START_DHT11: if((DHT11_Cnt > TIME35us) && dht11_negedge == 1'b1) //延時一段時間后,通過判斷dht11總線的下降沿,是否結束響應 next_state <= S_DATA; else next_state <= S_START_DHT11; S_DATA: if(DHT11Bit_Cnt == 'd39 && dht11_negedge == 1'b1) //接收到40bit數據后,進入停止態 next_state <= S_STOP; else next_state <= S_DATA; S_STOP: if(DHT11_Cnt == TIME35us + TIME35us) //數據傳輸完成后,等待總線拉低50us,這里是70us next_state <= S_DOEN; else next_state <= S_STOP; S_DOEN: next_state <= S_IDLE; default: next_state <= S_IDLE; endcaseend
(四)。 采集數據存儲
根據手冊的指示,先發送高位,后發送低位,按照條件來進行存儲即可。
/*接收數據存儲*/always@(posedge sys_clk or negedge rst_n)begin if(rst_n == 1'b0) dht11_data <= 'd0; else if(state == S_DATA) if((DHT11_Cnt <= TIME35us + 'd3000) && dht11_negedge == 1'b1) //'d3000為低電平時間(這個是有必要的),高電平持續時間低于35us認為是數據0 dht11_data <= {dht11_data[38:0],1'b0}; else if(dht11_negedge == 1'b1) dht11_data <= {dht11_data[38:0],1'b1}; else dht11_data <= dht11_data; else dht11_data <= dht11_data;end
最后通過signal tap獲取到的數據如下。
計數校驗和,2C + 02 + 1C + 06 = 50,可以知道數據采集正確。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