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宣布,首次推出N2(2納米)工藝技術,預計2025年量產。這也是臺積電首次使用納米片晶體管結構的工藝技術。業內人士表示,工藝技術節點越小,往往芯片性能越高。但極高的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讓眾多半導體企業望而卻步。三星電子和英特爾是臺積電最為有力的競爭者。
2納米工藝技術展開全球競爭在臺積電2022年北美技術研討會上,多項最新技術成果吸引全球目光。先進邏輯技術方面,臺積電首次推出2納米工藝技術。N2技術(2納米)在N3技術基礎上有明顯進步,在相同功率下速度可提高10%-15%,或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5%-30%。臺積電N2技術采用納米片晶體管架構,在性能和功率效率方面提供全節點改進,幫助客戶實現下一代產品創新。
研討會上,臺積電表示,將在未來幾年推出四種N3增強版工藝技術——N3E、N3P、N3S和N3X,旨在為超高性能應用提供改進的工藝窗口、更高的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臺積電為計劃今年晚些時候量產的N3技術加了一把火,在此次研討會上推出獨特的TSMC FINFLE技術,將其“三納米家族”技術的效能、功率效率以及密度進一步提升。
另外,臺積電表示,正在開發N6e技術。N6e建立在7納米工藝技術基礎上,將作為臺積電超低功耗平臺的一部分。在全球2納米工藝技術競爭中,臺積電走在前列。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從臺積電方面獲悉,其首個2納米工廠計劃于今年三季度動工,預計2024年試產,2025年量產。蘋果有望成為臺積電2納米技術首家客戶。
全球范圍內有能力開發3納米甚至2納米工藝技術的芯片制造企業屈指可數。據了解,三星電子將跳過4納米,由5納米升至3納米。2021年10月,三星電子宣布3納米產品成功流片;預計2納米產品于2025年量產。在2022年投資者大會上,英特爾公布了最新工藝節點進度:Intel 4將采用極紫外光刻(EUV)技術,預計2022年下半年投產;Intel 3性能提升約18%,預計2023年下半年投產。
可能對于很多朋友來說,你那臺采用14納米工藝的電腦CPU還在工作著,但現在芯片已經開始邁向2納米。
在芯片的制造工藝上,似乎芯片制造商并沒有選擇停下腳步,近日臺積電方面就表示,其2納米工藝將會在2024年實現試產,在2025年實現量產。
但了解芯片發展的朋友都知悉,現在所謂的2納米,包括3納米、5納米、7納米等,都只是一個“文字游戲”,即該數字已經不再代表特征尺寸,僅是一個工藝代號。
具體來說,從10納米開始,這種工藝代號形式的制造工藝就已經在業內出現,ASML方面也承認了這種現象。
所以我們看到,雖然臺積電號稱2025年量產2納米工藝芯片,但是在密度方面,僅比3納米提升了10%,這已經遠遠達不到摩爾定律的要求。
而芯片密度的大幅降低,就直接影響到芯片的性能,所以臺積電也表示,其2納米工藝的芯片,性能只能提升10%,最多也就是15%。
了解超頻的愛好者應該知道,與其如此,其實還不如超頻來的直接,因為10%的性能提升,對于超頻來說要顯得更容易,而且幾乎零成本。
所以臺積電在2025年量產的2納米,并不像其數字所顯示的那樣令人興奮,然而幾乎同時,中科院方面也傳出了新消息。
中科院微電子所方面官方宣布,其實現了性能優異的雙柵a-IGZO短溝道晶體管。
相信很多朋友對此不是很理解,這樣的技術具備什么樣的作用呢?
簡單來說,當下芯片制造技術的推進,終極目的就是為了提升晶體管的集成度,也就是密度,但是因為短溝道效應,所以一直難以推進。
而a-IGZO材料是三維集成的最佳候選溝道材料之一,三維集成技術的本質,就是為提高晶體管在芯片上的集成密度。
所以中科院此次的技術進展,實際上相當于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密度集成的問題。
記得在12年左右,智能手機剛剛在我國普及,那時候的人們選擇手機主要是按照價格來選,能打電話、能聽歌、能拍照就足夠了,什么性能根本不在意也不清楚,因為那時候智能手機也就是屏幕大點,功能多點上網還快一點,也沒什么大型手游,所以對手機使用芯片沒什么太大概念。
可以說,手機芯片是手機中最重要的,也是手機中的“心臟”,手機芯片能力越強,手機的性能也越強。手機芯片在手機中承擔著手機的運算和存儲的功能,目前在手機中搭載的主流芯片是蘋果的A系列芯片和華為的麒麟芯片,以及高通的驍龍芯片和聯發科的天璣芯片。由此可見,設計研發芯片的難度非常大。
首先說,手機芯片與納米工藝有密不可分的關系。納米其實就是毫米,是一種長度單位,國際單位的符號就是nm。通俗的來說,像大家熟知的蘋果A15仿生芯片是5納米,天璣9000和驍龍8芯片都是5納米的,不過目前最新的手機芯片制作工藝已經來到了4納米,就是即將要在下半年和大家見面的,蘋果A16芯片、高通驍龍8+芯片和天璣9000+芯片。這樣直觀地看,應該是納米數越小,芯片性能就越強。
手機芯片就是一種集成電路,將電阻、晶體管等元器件集成在一個小平板上,用連接線將這些電子元器件串聯起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通過光刻機可以將現在的上百億個晶體管都集成在這個小平板上,集成度越高,芯片的運算能力也就越強,自然性能也就越強。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