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電池是由電池儲能設備(由單體元件→電池包模塊→電池柜→電池儲能單元→電池儲能設備)、PCS及濾波環節所構成的整體。其通過變壓器,經由公共連接點(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并網的結構.
儲能電池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很大程度決定了電動汽車性能的優劣。
儲能電池經歷了三代發展,分別是錯蓄電池、堿性電池和燃料電池。其中之一代的鉛蓄電池價格低廉,但是充放電次數少、自放電電流大、反應速度慢。
第二代電池是堿性電池,常見的有鎳錫電池、鎮氧電池、理電池等,其中鎳榻電池含有重金屬鉻,嚴重污染環境,并且記憶效應較強烈,現在很少使用。在容量體積比方面,鏡氫電池高出鏡鎘電池一倍,并解決了重金屬污染的問題,同時其過充過放能力增強,并且記憶效應較徵弱。裡電池相比這兩種電池,在性能上更具有優勢,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重量優勢也很明顯,但是成本較高。表1.1列舉了的可充電電池的單體性能參數。
第三代電池為燃料電池,利用氫氣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電能,同時能量密度高于前兩代電池,但由于氧氣運輸、存儲、基礎建設等問題,同時燃料電池自身無法實現能量回饋,目前還很難實現大規模產業化。
目前廣泛使用于電動汽車的儲能電池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功率密度低、響應速度慢、循環壽命短、充電時間長等,因此無法滿足人們對汽車高性能的需求。如果僅通過單一的儲能電池達到目標,則一方面儲能元件的質量和體積都將急劇增大,無法在汽車有限的空間實現,另一方面,成本也會大幅提升,超出消費者的購買力。
據媒體報道,特斯拉已經改組了位于內華達州里諾市郊外的超級電池工廠的領導層,并為該工廠設定了新目標。
根據周四的會議音頻以及工廠工作人員向媒體分享的文件,特斯拉內華達超級工廠運營副總裁Chris Lister已于今年夏天離職,而Hrushikesh Sagar被提升為該超級工廠的負責人。Sagar直接向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匯報工作,同時還將監督特斯拉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汽車裝配廠。
周四下午,Sagar就管理變化、績效評估、工廠里程碑以及產量新目標向內華達超級工廠的員工發表了講話。他還披露了特斯拉德州奧斯汀工廠和德國柏林工廠的一些進展情況。
內華達超級工廠的工人為特斯拉電動汽車制造電池組和動力傳動系統,以及特斯拉能源部門出售的大型備用電池Powerwall和Megapack。在周四的會議上,Sagar慶祝了特斯拉加州弗里蒙特工廠今年第二季度生產了大約13.4萬輛汽車,并表示,8月是該工廠產量創下紀錄的月份之一。他表示,弗里蒙特工廠現在每周能生產大約1.2萬輛汽車,下一個目標是每周生產1.4萬輛。
他還表示,特斯拉柏林工廠最近達到了一個里程碑,即能夠在七天滾動的基礎上生產1000輛汽車。馬斯克最近參觀了柏林工廠。該工廠預計到2022年底,周產量將達到5000輛。特斯拉在德州奧斯汀的新工廠也達到了每周1000輛的產量。Sagar還表示,內華達超級工廠在第二季度生產了283473個動力傳動系統,供應弗里蒙特和奧斯汀工廠。
在周四的同一場會議上,負責內華達工廠日常事務的現場主管Eric Montgomery告訴員工,他們需要每周穩定產出8800塊高壓電池組,以支持弗里蒙特的新生產目標。他表示,2022年8月也是內華達超級工廠有記錄以來產量第二好的月份,僅次于2021年10月。內華達超級工廠能源負責人Matt Reddick則表示,特斯拉現在可以在7天滾動的周期內生產42塊巨型Megapack電池。Megapack電池大約有一個集裝箱那么大,用于公用事業規模的能量儲存,通常用來儲存風能或太陽能產生的多余能量。
面向未來十年乃至更長的周期,一條"長坡厚雪"的超級賽道正在全面開啟,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 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超600GWh,到2030年,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到2300GWh,市場規模將超3萬億。
與此同時,動力電池配套的電動汽車,歸于新消費品屬性,更強調的是使用體驗,而儲能作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則具備的是新基建屬性,其發展方向更聚焦于更低的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和更好的投資回報。
完全不同的定位與屬性,直接決定了儲能電池的獨立化發展。
產業界正在形成的一致共識是,市場的獨立性、應用場景的差異化意味著儲能電池將會是一個產業標準獨立,技術路徑獨立,產品布局獨立,產業生態完全獨立的賽道。基于此,儲能電池正在走向專屬化、專業化的產品設計、工藝選擇和制造路徑。
8月22日,廈門海辰儲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辰儲能)線上發布,首款300Ah電力儲能專用電池和大圓柱戶用儲能專用電池,聚焦電力儲能和戶用儲能大賽道,搶占儲能電池制高點。兩款電池將于2023年Q1開啟全球交付。
海辰儲能自成立以來,就圍繞于儲能應用的痛點,從產業鏈整體著眼,從新材料、工藝裝備、電池、系統集成、材料回收等維度全面部署,堅持研發專屬儲能應用技術,開發差異化的儲能產品,建構儲能電池專業化"內核"。
三年"零"衰減 海辰300Ah新品直擊電力儲能痛點
雙碳目標推進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電力占比逐步走高,對于儲能的配比需求也同步加大,與此同時,過高的投資成本成為行業發展最大的掣肘。
電池大約占據一套儲能系統40-50%的成本,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磷酸鐵鋰儲能電池,前1000次循環,容量衰減較快,約為6%,這與儲能項目投資期望矛盾,成為投資方的最大痛點。
海辰儲能此次推出300Ah電力儲能專用電池,可實現前三年"零"衰減,循環壽命達12000次,能量效率達95%,與此同時,該款電池產品與市面上280Ah儲能電池具有相同的尺寸,可與當前儲能系統完美兼容適配。
就在前不久,國家能源局發布規定明確,中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將禁止使用三元鋰電池和鈉硫電池,即將引發儲能電池領域的一場大變革!
毫不夸張地說,鋰電池可能真的要涼涼了,取而代之的鎂電池呢,有望將成為儲能領域新的王者
原因有三點,第一,鋰電池由于鋰原子的還原反應,容易引發爆炸,而鎂電池則不會
第二,鎂資源豐富,地殼中的鎂含量足足是鋰的300倍,第三,鎂能量密度極高,是鋰電池的三倍,鋰電池的十倍
為此呢我全面復盤,挖掘了鎂電池最正宗并且股價仍在低位的六大龍頭
第六家北京L爾公司,通過參股方式切入鎂領域
第五家云海J屬公司, 國內最大專業化鎂合金生產商
第四家宜安K技公司,擁有完整的鎂鋁合金產業鏈條
第三家新疆Z和,控股子公司是金源鎂業
第二家公司是A股中唯一擁有五萬噸級別的金屬鎂一體化基地,外資更是在重倉3300萬股的基礎之上,剛剛又再度加倉了100多萬股
第一家,股價僅四塊出頭,但公司的鎂礦高達近一億噸,不僅央企大基金買入了2400萬股,而且國家隊匯金呢,也是提前埋伏了1500萬股,最后兩家公司呢,我已經放在了“鎂電池潛力品種內參”當中!關注我,投資其實并不難!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