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打車有Robotaxi,早、午餐售賣有無人零售車,送快遞、外賣有無人配送車……類似這樣的自動駕駛智能場景在北京經開區隨處可見,而這正是北京經開區數字經濟發展的成果。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從北京經開區了解到,經開區2022年上半年累計建成的5G基站1454個,平均每平方公里擁有約24個5G基站。
“自2019年工信部向中國通信行業運營商發放5G商用牌照開始,中國進入5G時代,而北京經開區早在5G時代到來之際就已率先部署5G網絡建設。”北京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2年上半年,北京經開區建成并開通的5G基站數1454個,萬人擁有5G基站數約85個。此前,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公布本市平均每萬人5G基站數27個,為全國第一,由此對比來看,北京經開區建成開通的5G基站萬人擁有量,約為全市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在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北京經開區自2019年“5G亦莊”啟動以來,加快推進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如今已形成5G網絡與光纖、IPv6相結合的信息高速公路,為龐大數據量和信息量的傳遞提供了高速傳輸信道,在提供高品質聯接和超強運力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
今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主題是“打通經濟社會信息大動脈”。
數據顯示,截至 7 月底,全國建成開通 5G 基站 196.8 萬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和 96% 的鄉鎮鎮區實現 5G 網絡覆蓋,5G 移動電話用戶達到 4.75 億戶,比 2021 年末凈增 1.2 億戶;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 4 億戶家庭的能力,已通達全國所有城市地區,千兆寬帶接入用戶規模超 6570 萬戶,比 2021 年末凈增 3100 多萬戶。
在推動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一直高度重視并積極推動通信業節能降耗,引導行業綠色發展。在全行業共同努力下,信息通信業綠色低碳發展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網絡規模不斷壯大、電信業務總量快速增長,行業在全社會的能耗占比保持相對穩定,“十三五”期間單位電信業務量綜合能耗年均降幅超過 20%。
一是政策標準方面。印發“十三五”信息通信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編制發布行業節能技術標準,加強政策標準引導。積極落實“雙碳”戰略目標和工作任務,聯合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等部門出臺政策文件,有序推動以數據中心、5G 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
二是網絡升級演進方面。全面開展網絡光纖化改造,大力發展固定和移動寬帶通信技術,發布行業老舊高耗能淘汰設備目錄和節能新技術目錄,穩步推進網絡升級。持續推動基站機房、管道線路、智慧桿塔等場景下通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提高網絡建設運維綠色化水平。
三是重點設施能效提升方面。基站和數據中心能耗在通信網絡總能耗中占比較高,為推進這兩個重點設施節能降耗,工信部充分發揮基礎電信企業引導作用,多措并舉持續推進 5G 基站能耗降低,推動新型數據中心建設發展和布局優化,加快數據中心節能和綠色化改造。目前 5G 基站單站址能耗已比商用初期降低超過 20%,全國規劃在建的大型以上數據中心平均設計 PUE 已降到 1.3 以下。
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17日在2022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透露,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近160萬個,成為全球首個基于獨立組網模式規模建設5G網絡的國家。固定寬帶由百兆邁向千兆跨越升級,光纖用戶占比由2012年的不到10%提升至2021年的94.3%。
工信部此前透露,今年的目標是基站總數年底達到200萬個,而且要按需建設優化布局,加強面向企業廠區、工業園區這些重點區域的網絡覆蓋。同時提升在高鐵、交通樞紐、購物中心等人員密集區的覆蓋深度。持續推進縣城和鄉鎮的廣度覆蓋。
今年是5G應用規模化發展的關鍵之年。中國移動副總經理趙大春在會上表示,中國移動開通5G基站超過85萬座,千兆光纖覆蓋超過1億戶,不斷夯實算力網絡的基礎,數據中心基架超過115萬架。中國移動繼續夯實新基建,推動5G加速提效,確保黨的二十大前5G基站超過100萬個,年底實現四線城區鄉鎮覆蓋。
中國聯通聚焦5G、寬帶、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全面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中國聯通副總經理梁寶俊介紹,中國聯通建成全球首張規模最大、速率最快的5GSA共建共享網絡,累計開通5G基站76萬站,共享4G基站72萬站,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推進5G規模化建設和綠色低碳減排提供了標桿示范。
中國鐵塔累計承建5G基站超過139萬,其中97%實現共享。中國鐵塔副總經理張權透露,現在每天以2600座基站的建成交付速度在加快推進,使我國5G基站建設占有全球的60%以上。網絡基礎不斷夯實,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貢獻了鐵塔力量,也讓數字經濟發展成果更廣泛、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5G正式商用以來,為推動新基建發揮了重要的引導作用。中國的5G建設和應用保持了全球領先水平,目前5G網絡已經覆蓋全國所有地市一級和所有縣城城區,87%的鄉鎮鎮區。
目前5G應用涵蓋交通、醫療、教育、文旅等諸多生活領域,案例累計超過2萬個。工業互聯網已應用于45個國民經濟大類,涵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全力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此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也對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進行研究并提出重要要求。
謝存說,目前5G基站單站址能耗已比商用初期降低超過20%,全國規劃在建的大型以上數據中心平均設計PUE(注:PUE是評價數據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標,其值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好)已降到1.3以下。
謝存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加強部門間溝通協作,開展信息通信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提高行業綠色用能水平,提升通信基礎設施整體能效。
在正式跨過商用三周年的節點之際,中國5G交出一份優異的成績單。
“經過三年多的培育和發展,5G行業級應用完成了從0到1的突破,5G商用進入良性循環,在創新發展和產業生態營造方面邁出了堅實步伐。”在日前舉行的“2022世界5G大會”上,科學技術部副部長相里斌如此總結中國5G產業的發展。
而這也成為全球通信產業公認的成就之一,在本屆世界5G大會上,《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截至2022年6月底,全球已有86個國家和地區部署220多張5G商用網絡,5G用戶數超7.4億。其中,中國5G基站累計數量達到185.4萬個,5G終端用戶達到4.55億戶,均占全球60%以上,全國運營商5G投資超過4000億元,5G也已融入礦山、港口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在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智慧鄉村等領域的應用也取得顯著發展。
相里斌指出,隨著5G商用進程的深入,5G技術將為各行各業賦能,形成跨行業融合的5G大生態。“目前,全球已有200多家運營商部署了5G商用網絡,預計到2022年底全球5G連接數量將達到12億左右,未來兩三年將是培育5G應用生態重要窗口期。”相里斌表示。
展望未來,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在本次大會上表示,將堅持適度超前原則,穩妥有序開展5G網絡建設,持續提升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度,同時全面推進5G的商用部署和規模化應用,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通信業實現跨越式增長
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1年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3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約3000億元,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投資累計達1.2萬億元,將帶動相關投資超過3.5萬億元,直接創造超300萬個就業崗位,帶動超過8萬億元新興消費,形成萬億級5G相關產品和服務市場。
“5G對產業經濟的拉動作用是很明顯的,這一點能從運營商身上得到很好體現。”Strategy Analytics無線運營商戰略高級分析師楊光表示,作為通信產業鏈最上游的“發牌”龍頭,運營商的業績也間接反映了5G帶來的收益。
最新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三大運營商營收凈利潤均再創新高,其中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營收分別同比增長12%、10.4%、8.3%,而凈利潤分別增長18.9%、12.1%、18.7%,三家運營商合計實現營收約9133.8億元,合計實現凈利潤約933.5億元。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