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華九年,中國撐起特斯拉全球過半銷量。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表示:“2021年上海工廠向全球用戶交付超過48萬輛純電動汽車,貢獻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半壁江山。”隨著國產化率提升,特斯拉上海工廠在供應國內市場的同時,整車出口量也持續提升,從生產到銷售,中國已成特斯拉全球擴張“利器”,更是其實現每年銷量增長50%目標的關鍵。而對于今年4月在華“報銷”的特斯拉來說,全面復工復產后如何追趕損失的產銷量,成為關注焦點。
雖然當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在增加,但中國經濟以強大的韌性和活力,持續釋放著紅利和機遇,在相關行業的作用也舉足輕重。
運轉兩年的上海工廠,已成為特斯拉全球戰略的一塊關鍵拼圖。
2018年7月,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上海臨港管委會共同簽署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2019年11月,特斯拉上海工廠進入試點生產。從一片空地到建成投產,僅用時10個月。2020年1月,國產Model 3開啟交付。
隨著上海工廠落地以及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型相繼投產,特斯拉也進入“中國時間”。數據顯示,2020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為49.96萬輛,產量為50.9萬輛,其中上海工廠產量為14.4萬輛。2021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升至93.6萬輛。其中,上海工廠交付量超過48萬量,包括在華交付量超32萬輛、出口16萬輛。陶琳表示:“上海工廠正持續成為特斯拉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和出口中心。2021年,上海工廠貢獻了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半壁江山’,并將高水平的中國制造輸送到世界。”
“中國造”車型產銷提升的背后,是上海工廠為特斯拉帶來的可觀利潤。2021年,特斯拉汽車業務毛利率達29.3%,其中單車毛利率超過30%,而29.3%的毛利率也讓特斯拉成為全球最賺錢的汽車品牌。特斯拉相關人士表示,“Model Y車型是特斯拉提升利潤率的關鍵,而上海工廠的本土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上海工廠落地,2020年特斯拉也迎來首個盈利年。此外,特斯拉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文件顯示,2022年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收入達46.5億美元,同比增長52.8%。特斯拉方面表示,中國市場營收的增長,主要得益于上海工廠增產和交付量上升。基于此,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有信心保持至少50%的交付量增長率,到2030年實現年銷2000萬輛的目標。”而特斯拉方面也正提速更多“中國造”落地。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擁有世界領先的智能汽車技術研發沃土和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環境。”6月19日下午,在“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開幕式的線上致辭環節,特斯拉公司全球副總裁陶琳表示,中國用戶對于電動汽車的接受程度也在逐年攀升,中國市場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當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引領作用。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從2012年底的2萬輛,大幅攀升到今年5月底的1108萬輛,自2015年起,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
在辛國斌看來,十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這些發展,自然離不開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頂層設計。2012年以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兩個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先后出臺,形成了頂層設計上的接力,引領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
陶琳表示:“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行者,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發展,這一切都得益于中國為跨國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對科技創新的包容支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也是特斯拉進入中國的第九個年頭,在這期間,特斯拉不斷深化本土合作,構建起更加完善的新能源汽車出行生態網絡。
“上海超級工廠正在持續成為特斯拉最重要的出口基地和生產中心,2021年,上海工廠向全球用戶交付超過48萬輛純電動汽車,貢獻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半壁江山,并將高水平中國制造輸送到全世界。”陶琳表示。
特斯拉2021年營收538.23億美元,同比增長71%;歸屬股東凈利潤達55.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0億元),同比增長665%,年度利潤創紀錄。也就是說,特斯拉2021年每天凈賺近1億元人民幣。
2021年,特斯拉在全球交付了93.6萬輛汽車,其中特斯拉中國占比高達51.7%。特斯拉預計2022年交付量將再提升50%以上。
不過特斯拉也指出,供應鏈仍然是影響公司車輛交付的限制因素,供應鏈方面的限制可能持續到2022年。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汽車銷量的提升,特斯拉不再靠碳排放積分收入“養家”。
財報發布后,特斯拉高管在隨后的電話會議上就新工廠進展、2022年交付量、Cybertruck(電動皮卡)、2.5萬美元新車、保險等外界關心的重點問題進行了說明。
交付、營收、盈利均創新高
但供應鏈限制可能持續到2022年
面對疫情、供應鏈瓶頸、缺芯等挑戰,2021年,特斯拉交付量首次突破90萬大關,達到93.6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了87%,略低于該公司之前承諾的100萬輛。其中,四季度交付量為31.3萬輛,首次實現30萬的季度銷量。
特斯拉交付量(單位:百萬輛)
特斯拉在財報中表示,2021年是公司取得突破性的一年,外界對生產電動車是否能盈利不應該再有疑問。2021年特斯拉交付量增加了87%,在所有量產整車廠中,實現了最高的季度營業利潤率,這已表明電動汽車比燃油汽車更具市場前景。
得益于交付量的大幅增長,特斯拉的營收和凈利潤創季度和年度新高。2021年營收538.23億美元,同比增長71%;歸屬股東凈利潤達55.19億美元,同比增長665%。第四季度營收達177.2億美元,同比增長65%;歸屬股東凈利潤23.21億美元,同比大增760%。
主要財務數據
特斯拉表示,營業利潤增長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進一步降低的單車成本,汽車交付量的增加,汽車租賃、服務及其他業務盈利能力的增強。不過原材料、商品、物流和加急成本,保修以及個別批次車輛召回成本,以及行使2012年CEO股權激勵期權相關的3.4億美元工資稅造成的銷售管理費用有所增加。
特斯拉GAAP(一般公認會計原則)汽車四季度毛利率達到30.6%,創特斯拉的季度新高。
上海工廠迅速生產復工的效率同時積極帶動了汽車產業鏈的高效復工促進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和物流倉儲環境,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從銷售到交付“滿血復活”,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上海特斯拉已經累計生產整車超過4萬輛,產能利用率恢復至100%!
值得慶幸的是據乘聯會在6月9日發布的中國汽車銷量數據顯示,特斯拉在5月份生產了33533輛,環比增長212%,批發量為32165輛,其中出口22340輛
,2022年1月至5月份,特斯拉累計交付量為215851輛,同比增長超過50%。
交付方面,特斯拉的交付方式非常值得借鑒,在疫情期間,特斯拉優化了服務流程,將看車、試駕、下單和售后等“復制到線上”,提供全程“零接觸”服務鏈,并且特斯拉在國內多個地區上線“自助提車”,將原本2個小時的提車流程,縮短為20分鐘,在部分區域還提供“送車到家”的貼心服務。
另外,特斯拉還提供遠程直播介紹車輛、遠程問診等服務,以保障和滿足消費者在疫情期間購車、售后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