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界動態 > 知網涉嫌壟斷被立案調查!

知網涉嫌壟斷被立案調查!

知網究竟觸動了誰的奶酪?
2022-05-13
來源:阿桶觀察的雪球專欄
關鍵詞: 知網

 5月13日,人民日報公布知網涉嫌壟斷被立案調查!

微信截圖_20220513163406.png

    不少網友對此熱評:
微信截圖_20220513163602.png

     那么知網究竟觸動了誰的奶酪?我們就此沿著阿勇觀察的雪球專欄的報道回頭看一下相關事件經過:


 4月18日, #中科院停用知網# #中科院將用萬方和維普代替知網#的消息沖上熱搜,引發熱議。

微信圖片_20220513163115.jpg

  這又是一個什么梗?吃瓜群眾們紛紛在坊間探尋:究竟知識的價格要高到什么程度?居然連堂堂的中科院都表示“用不起”,知網到底做的是什么生意?

  中科院: 20日開始停用知網

  據媒體報道,中科院圖書館相關負責人對外表示中科院從4月20號開始停用知網,至于何時會恢復對知網的訪問,目前并不確定,“至少今年應該沒有這個計劃了”。

  此前網上曾一度流傳出中科院的一則通知中提到:“2021年中科院集團中國知網數據庫訂購總費用已達到千萬級別,高昂的訂購費用已成為中科院集團資源引進中的‘巨無霸’。”

  看來,面對千萬級別的天價費用,連中科院都怯了。

  一時間,類似“敢這么囂張收錢,連中科院也怕了。”的質疑席卷而來。

  但僅僅隔了一日,事件似乎有了反轉。

  筆者發現,4月19日,中國知網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則《關于中國知網與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合作服務的說明》。

微信圖片_20220513163847.jpg

  說明中表示,“2022年,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對包括知網數據庫在內的國內外部分數據庫的采購模式進行了調整,由統一集中采購模式轉變為有需求院所組團聯合采購模式。經過友好協商,調整知網數據庫訂購模式的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由各院所選擇訂購內容,計劃在近期完成組團工作、簽署協議并啟動2022年度服務。”

微信圖片_20220513163858.jpg

  難道是知網妥協了?

  而在去年底,還有一個關于知網的梗,同樣讓知網陷入了輿論風波。那一次,中國知網被網友們嘲諷為“借雞生蛋”,并一度引發了關于“中國知網是否涉嫌行業壟斷”的討論。

  讓我們對這一事件做一下簡單回顧。

  2021年,89歲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退休教授趙德馨起訴中國知網,聲稱其160多篇文章被收錄到“中國知網”的數據庫,讀者需要付費下載,而老教授對此一無所知,更沒收到知網的一分錢稿費,更讓人氣憤的是,趙教授自己下載也要被收費。

  老教授認為知網侵犯了其“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一舉把知網告上法庭。

  盡管當時知網運營方聲稱,“學者在發表論文時已與期刊簽訂協議,授權轉載,因此知網的行為不構成侵權”。但是,法院認為期刊單方面的稿約,其授權局限于“期刊之間的轉載或摘編”,并不足以證明從作者處取得了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授權及轉授權。

  該案最終趙德馨教授勝訴。知網下架了他的所有文章,表示“以后不會再收錄”。

微信圖片_20220513163909.jpg

  不過,這并沒有讓趙教授真心滿意,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知網必須要改革,不能輸了官司就下架我的文章。我是知識的創作者,拿著我創造的知識去賺錢,至少應該依理依法。”

  看到這里,吃瓜群眾們好像明白了一些,瞧出了些許眉目。

  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商業邏輯,借助低成本甚至免費收集匯總上來的論文,讓更多寫論文的同學和科研機構繳納高額的查閱下載費用,這“買賣”的確劃得來。

  給知網算算賬

  天眼查數據顯示,中國知網陷入的司法糾紛中,數量排名第一、第二的分別是“著作權糾紛”和“傳播權糾紛”。

  據《新周刊》此前報道提及,就算是依法收錄論文,知網仍然能賺得盆滿缽滿, 躺著都能年利過億。

  有文章分析道:博士學位論文一般要求至少3萬字以上,文科專業論文甚至會超過10萬字,卻只有100元稿費。與此相對,在知網上下載一篇博士論文,會被收取25元的下載費用。問題是,下載所帶來的收入,根本不會與作者分紅,盡數歸于知網囊中。

  “焦頭爛額做研究,掉的頭發都比知網給的稿費多。”知網也因此被網友廣為詬病。

微信圖片_20220513163933.jpg

  2021年12月10日,中國知網就“趙德馨教授起訴中國知網獲賠”一事發布了致歉聲明,表示接受社會各界對其著作權保護與使用方式的監督。但是,知網單單只是下架涉案論文,草草了事。顯然對于廣大的作者來說,他們仍然感到頗為不滿。

  實際上,筆者查訪時發現,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是,很多作者并不知道知網會支付作者稿酬,也不知道自己的文章被知網收錄后,可以在知網的官網上“作者服務系統”進行認證,認證后可免費下載本人發表文獻、管理個人學術成果、獲取學術評價報告、跟蹤前沿動態等權益。

微信圖片_20220513163947.jpg

  近日,在中科院停用知網一事沖上熱搜之后,人們也在社群開始了熱議。

  對于很多人來說,曾經發表到某些期刊雜志上的文章也在被知網收錄,包括某些碩士、博士等研究人員,他們的大多數人并沒有收到過知網支付的任何稿酬。

  而在媒體圈的社群里,有群友表示,自己寫的一些文章也曾被知網收錄,有時自己下載一下也要花錢。雖然自己會冒火,但是沒必要也沒時間為了幾篇稿件大動干戈,只好悻悻作罷。

  還有人說,這難道不是強盜邏輯嗎?自己寫的論文也要收費,這太荒唐了,按理說,在知識付費的年代,知網作為運營方,應該支付作者費用才符合邏輯。

  關于期刊文章,有了解情況的人士指出,知網通常是聯系雜志社,直接收錄雜志社期刊,并不是單獨收錄某人的文章,如果有稿費,也是雜志社會有稿費給作者,目前也有部分雜志社會針對作者支付稿費。

  在知乎上署名為“成都語界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總編”的一位人士表示自己曾經與很多期刊去實際探討過,他發現,知網支付稿費的情況其實真的會有,只是作者和很多中介沒有真的去了解這個情況。他在知乎上曾做過分析,知網的稿酬分為兩種情況:

  l   期刊發表的文章:會給稿酬,但是給的金額非常少,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另外,費用也不是直接給作者,而是分成給期刊。

  l   畢業論文:確實會給稿酬。只是給的方式知道的人不多,而且也不太合理(比如給知網充值券和一次性買斷的行為),之前已有媒體報道過。

微信圖片_20220513164002.jpg

  為此,筆者特意去知網官網進行了求證。

  據知網官方公布的稿酬標準顯示,一篇博士論文,知網會一次性支付作者100元人民幣的現金稿酬,以及一張面值400元的“中國知網數據庫閱讀卡”。

  另外,知網現在已經有作者認證系統,作者可以按規定免費下載自己的文獻。

微信圖片_20220513164016.jpg

  筆者發現,早在2016年10月,知網就在其官網上發布了致全國各位研究生領取學位論文稿酬的通知。

  而在兩年前,也有文章寫到:在中國知網,有一份喊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領稿費的通知。

  這次稿酬發放范圍強調必須是學位論文,而非被知網收錄的期刊論文。

  這次有資格領取稿酬的必須是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因為并非所有碩士、博士的論文都會被中國知網收錄,因此領取之前一定要搜索下自己的論文是否被知網收錄為電子版。

  另外,一定是已經出版的學位論文才有資格領取稿酬,正在審查的論文(應屆畢業生)不在此次發放稿費的范疇之內。

  稿酬發放除了現金,還有福利,比如CNKI的通用檢索閱讀卡(校外查詢使用)。

微信圖片_20220513164031.jpg

  江湖老大地位難以撼動

  有公開資料顯示,知網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概念,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

  據天眼查顯示,知網所屬公司是同方知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A股上市公司同方股份的子公司。

  而據同方股份財報顯示,僅2020年一年,同方知網主營業務收入11.68億元,毛利率高達53.93%;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4.96億元,毛利率達51.30%。

  這業績,簡直是杠杠的。

  盡管,普通民眾沒聽過其名字的人大有所在。但是在高校和科研界,提到知網,卻幾乎無人不曉。因為每個大學生、碩士、博士在寫論文時,必然需要查閱下載有關資料。

  毫無疑問,作為國內大型的中文數據庫,知網在學術界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知網曾在公開資料中表示,其在國內高校市場的占有率已達100%。

  知網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學術電子資源集成商”,其提供的知識資源齊全、服務功能強大,收錄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

  對于眾多的學生而言,從本科階段開始,知網就幾乎是學生檢索、下載學術資源的唯一正規渠道,也是論文寫作的“必需品”。

  而在研究生群體里,知網號稱“中國論文最權威的查詢網站”,內容權威,全面細致。

微信圖片_20220513164044.jpg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大學老師和學生需要依賴知網對論文進行查重。

  “知網就是一個安全抄襲的網上助攻系統,用知網只有一個功能:學生下載海量論文用來借鑒,完成后再用來‘查重’。然后,學校的導師再用知網過一遍來‘查重’,發現內容安全無抄襲,就可以通過這篇論文,自己的職務也便安全可保。”柒公子的職場下午茶主理人曹宇,從事過多年培訓工作,且自身也經歷過碩士畢業論文的煎熬,她結合自己的切身經歷,對知網的存在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樣做有可能導致學生和老師都失去了海量閱讀能力、創新能力、思考能力,養懶了整個學術界。”她說。

  可以說,從論文查重高收費,到作者下載自己論文被收錢;從低價甚至不花錢就能收錄學術文章,到用戶下載時卻標上高價等等,無不被人詬病。

  無獨有偶,《經濟觀察報》上曾經有作者撰文指出:

  “中國知網的出現,海量學術成果以電子化的方式聚集,讓搜索文獻變得簡便,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研究者的工作量,收使用費無可厚非。”

  “但也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的,知網的出現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了中國學術的發展還未可知。很直觀的一點就是,碩博士畢業論文必經的知網查重,看似嚴苛背后,非但沒有起到防止抄襲的目的,反而教會了更多人應該怎么抄。這學費交得冤不冤,相信每個人心里都有桿秤,只是迫于已經形成的規則,不得不如此。”

  公益乎?收費乎?

  實際上,對知網高昂的使用費用有意見早就是行業的共識。

微信圖片_20220513164055.jpg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知網把學校劃分為一般本科院校、重點本科院校等不同層次,根據學校人數以及科研情況不同,收取的費用也不盡相同。好一點的學校做科研多一些,用知網的資源也就比較多,所以收費就比較高。

  據報道,近年來,中國知網多次因頻繁漲價遭高校抵制,從2012年以來,至少有6所高校的圖書館以超出預算限額為由,發布公告表示暫停使用知網。

  那么,面對知網的漲價,高校真的想停用就停用嗎?

  被媒體公布出來的6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集美大學等,其中,武漢理工大學的動作最為耐人尋味。

  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曾發布過一條停用知網的通知,稱“CNKI公司漲價幅度過大的行為已受到全國很多高校的抵制,包括許多知名的985高校。”

  但是,武漢理工大學在公告發出不到1個月后,又重新訂購并恢復開通了中國知網的數據,上述其他高校圖書館隨后也恢復了與知網的合作。

  而談及重新續訂的原因,大多數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表示,知網數據庫資源內容的獨有性和資源整合的一站式搜索在其他數據庫很難實現,“它已經成為學生和老師寫作的剛需,不能不采購。”

微信圖片_20220513164111.jpg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競爭法與競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孫晉曾指出,“近幾年,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對知網的頻繁漲價采取過抵制行為,然而結果都以向知網妥協而告終。這也從側面反映知網掌握了極強的定價權,反推其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知網提供的這種服務,按說應該由政府免費提供,但是一旦變成免費提供,服務的效果就難說了。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私營公司收費高,服務好;國有事業單位免費提供服務,服務卻不好。其實,好多老文章,知網上也是可以免費的。”一位觀察者這樣表示。

  資深互聯網人士張棟偉認為,知網提供的這種資料查詢服務,本應該是公共文化領域的免費服務,比如國家圖書館更應該成為主體。所以,應該做一下必要的倒查,究竟當初是誰將這種社會基礎文化服務賦權給了私人企業。那些本應該站出來承擔責任的事業單位們,又在做什么“事業”呢?

  雖然行業中類似的情況還有頻頻被吐槽的“視覺中國”,但一些了解情況的人表示,視覺中國和知網不同,那是人家的版權生意,而知網沒有版權,只是一個“圖書館”。

  “白白收錄了別人的東西,不給作者任何費用,通過此創收盈利,這還是有些說不過去的。”小白表示他以前在雜志社寫的文章也曾被知網收錄了一些,“如果下載者支付點兒合理的使用費,知網收的錢給作者一些分成,還算一種相對得體的商業邏輯。”

  實際上,對于使用者來說,知網并非唯一的選擇!非其不可。

  除了知網,還有很多的學術資源網站,比如通過各大省市的網上圖書館查詢、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維普中文期刊服務平臺等等。

  怎奈老二、老三等的存在,壓根奈何不得知網穩穩的江湖老大地位。

  也有人指出,萬方數據等公司,與知網業務一樣也在收費,然而卻沒有知網搞得好。

  更有專家指出,對高校科研院所和學者而言,比拒絕知網高昂使用費更迫切的,是拒絕商業對學術的綁架。

微信圖片_20220513164146.jpg

  去年趙德鑫教授被收費一事發生之后,知網也曾經大幅下調學位論文下載價格。知網官方網站上的“中國知網會員·流量計費標準表”上面顯示,碩士、博士學位論文下載費用現在分別是7.5元/本、9.5元/本,這與之前15元/本、25元/本的價格相比分別下降了50%和62%。

  看來,明察秋毫的知網還是有改進動作的,期待其今后進一步完善其商業機制,不要再讓大家這么有意見了。

  以上是阿桶觀察的雪球專欄的調查,而今日知網被市場監管局正式對齊涉嫌實施壟斷行為立案調查,我們也期待事件進一步的后續結果,希望最終能讓知網對高校、研究機構、企業有更合理的收費標準,從而促進國家整體學術水平進步。

  

  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看片 | 福利视频自拍偷拍 |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小说 | 王朝的女人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 国产门事件真实视频在线 |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 | 在线亚洲激情 | 精品无人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 久久就是精品 | 色多网站免费视频 | 欧美草逼视频 | 国产视频第一页 |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快 |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 | 欧美日韩午夜 | 在线亚洲激情 |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 都市激情综合网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 国内精品视频九九九九 | 99热3| 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99久久久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 成人亚洲网 | 青草视频入口 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 | 国产一区欧美 | 97福利电影| 激情综合五月天丁香婷婷 | 欧美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 男女在线网站 | 天天干天天看 | 日本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 黄网站色成年片在线观看 | 高清成人综合 | 国产精品视频99 |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