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ARM中國(安謀科技)發布公告稱,原安謀中國董事長兼CEO吳雄昂被罷免,聘任劉仁辰先生與陳恂先生擔任安謀中國聯席首席執行官,并依法完成工商登記。
這意味著持續近2年的ARM中國的“宮斗劇”,終于迎來了大結局了?吳雄昂算是徹底出局了?
這事要從2020年6月份說起,當時Arm及厚樸投資控制的安謀中國董事會,就宣布免除安謀中國董事長兼CEO吳雄昂所有職務。
但后來吳雄昂以該董事會決議“程序不合法”導致該決議無效為由,宣布不會認可和執行無效董事會產生的無效決議,并一直控制著公章等公司證照,也沒有完成相關法人的變更。
于是這事就這樣僵持了下來,且在后續這近兩年的時間,吳雄昂一直作為CEO,繼續負責安謀中國的業務,當時的所謂罷免也就成為了空談。
大家都以為可能就這樣算了,鬧一鬧也就沒事了。不曾想快兩年之后,這起“宮斗劇”有了新進展,這次安謀中國董事會重新走了合規流程,召開了董事會,重新選了董事和聯席CEO,罷免了吳雄昂,更是將法人變更流程都走完了,也意味著吳雄昂正式出局了。
雖然現在吳雄昂依然不服輸,表示不認可,甚至還表示要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維護合法權益,但結果難料,只怕是無力回天了……
為何這次安謀中國這么急著操作這事?事實上,這是孫正義在為ARM上市“掃清障礙”。
我們知道在Nvidia收購ARM失敗后,孫正義計劃推動ARM在美國上市。而在美國上市的話,就要進行財務審計,ARM要向美國審計師提供訪問權限。
安謀中國這家公司,ARM擁有49%的股權,自然也是要提交數據的。但很明顯安謀中國的業務部分是不太可能向美國審計師提供全部訪問權限的。
所以ARM想了一個辦法,要將所持有的安謀中國的全部股權轉到一個軟銀旗下的公司,讓安謀中國與ARM沒有股權關系,這樣ARM就不需要提交這部分的數據了。
但如果安謀中國還控制在吳雄昂手中,這個轉讓可能就完不成,那么ARM就上不了市,所以ARM一直在尋找控制Arm中國(安謀科技)業務的辦法,于是罷免吳雄昂就成為了一個必須要完成的事情,也就有了這次的操作。
當然,對很多人而言,罷免不罷免CEO,誰來當CEO都不關心,關心的是接下來這事對中國芯片產業有沒有什么影響?畢竟一旦ARM不授權給安謀中國了,那么之前與安謀中國簽訂的協議等還會不會有效,國內可是有眾多的企業,在采用ARM架構的。
這個大家不需要擔心,之前ARM就表示過,不管安謀科技會怎么調整,但安謀科技仍將繼續作為Arm授權其IP給中國授權客戶的主要商業分銷渠道,所以說業務不會有改變。
另外,不管安謀中國怎么罷免CEO,中方的資本以51%比例絕對控股,這個也是不會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