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郭明錤指出全球手機被砍單1.7億部,導致前端射頻芯片庫存可供未來6-9個月使用,顯示出芯片過剩已開始出現,如今中國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累計進口芯片數量同比下滑、國內生產的芯片數量也在下滑,顯示出全球芯片供給過剩真來了。
一、芯片供給過剩出現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芯片產量為807億塊,同比下降4.2%;進口芯片個數為1403.1億塊,同比下降9.6%,顯示出國內市場對芯片的需求正在下降。
中國是全球最大制造國,采購的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場的份額高達半數,中國市場對芯片的需求出現下降,對全球芯片市場可謂是重磅消息,這意味著全球芯片已從芯片供給不足向供給過剩轉變。
事實上此前的芯片供給不足就有分析認為并非是真正的供給不足,而是炒作導致,由于2019年華為遭遇的事情,導致全球各個企業都擔憂芯片供給的問題而大舉囤積芯片,由此導致芯片供給鏈條被打亂,芯片價格開始大幅上漲;芯片價格的上漲,讓投機者看到了賺錢的機會,加入囤積隊伍,推動了芯片供給進一步緊張。
然而實際上卻是全球多個對芯片需求強烈的行業都出現了衰退,汽車行業2019年至2021年的全球銷量分別為8970萬輛、7803萬輛、8105萬輛,對比可以看出2020年和2021年的全球銷量都顯著低于2019年;電視行業2021年的全球銷量1.745億臺,2019年為2.4億臺;2021年的全球手機出貨量為13.55億部,2019年為14.86億部,2021年的出貨量比2019年少了8.8%或1.31億部。
唯一例外的是PC行業,2021年的全球銷量為3.41億臺,2019年2.61億臺,不過今年一季度PC的出貨量也開始下滑。
這些行業的衰退,自然導致了對芯片的需求下滑,如今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制造國對芯片的采購量下降無疑更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
二、ASML的好日子結束了
這幾年全球芯片供給短缺,催生了芯片制造產能擴張熱潮;同時各個經濟體為了確保芯片供應,以保障制造業安全,也在擴張產能,其中中國和歐洲都有大舉投資芯片制造的計劃,從而推動了對光刻機的強烈需求。
其中中國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在購買光刻機方面面臨一些困難,因此大舉購買二手光刻機等芯片制造設備,即使二手光刻機的價格較新設備便宜,2021年中國大陸仍然是最大的芯片制造設備的最大買家,采購了296.2億美元的芯片制造設備。
對比之下,位居第二的韓國、第三的中國臺灣在2021年分別購買了249.8億美元、249.4億美元,它們對芯片制造設備的購買金額顯著低于中國。在中國的強烈需求下,光刻機等設備的價格上漲進而推動了芯片制造設備的市場規模猛增44%。
然而如今中國大陸的芯片需求下降,中國大陸自己制造的芯片數量也在下降,芯片產能擴張告一段落,售賣光刻機的ASML等設備商的好日子也就到了結束的時候。
相比起其他設備商,ASML是最專業的光刻機生產商,這也說明了它的產品非常單一,在光刻機的繁榮期即將結束的當下,ASML的日子恐怕也會比其他設備商的日子更難過。
三、ASML面臨的其他挑戰
除了當下全球出現的芯片供給過剩導致對光刻機需求下降之外,ASML還面臨未來前景不明朗的問題,因為全球芯片技術正在變革。
芯片制造企業和芯片設計企業都在追求提升性能的新方式,例如以新的封裝技術提升性能,臺積電和蘋果都已經實現了類似的技術,Intel還與它們組建了chiplet聯盟,進一步推動封裝技術的變革,以期以現有的工藝加上封裝技術提升性能,如此它們對發展新芯片制造工藝的迫切性在下降。
芯片行業如此做在于當下的硅芯片技術已日益逼近極限,臺積電的3nm、2nm工藝推進都在延期,這就導致它們對先進的EUV光刻機需求在下降,EUV光刻機是ASML的最大利潤來源,這對它無疑是重擊。
芯片行業已開始研發石墨烯芯片、光芯片等新的芯片技術,如果這些技術商用,那么芯片制造將發生徹底變革,將不再需要光刻機,這對ASML更是毀滅性的打擊。
面對芯片行業的變革,ASML或許得改變此前對待中國大陸芯片行業的態度,如今這個市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光刻機市場,對于ASML來說能賣一臺算一臺,可是中國大陸芯片行業還會給ASML機會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