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與5G的基石
采用碳化硅材料的產品,與相同電氣參數的產品比較,可縮小50%體積,降低80%能量損耗。
由于這些特性,世界各國對碳化硅材料非常重視,紛紛投入大量精力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國際上的各大半導體巨頭也都投入巨資發展碳化硅器件。
近年來碳化硅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滲透率持續上升,是未來新能源、5G通信領域中SiC、GaN器件的重要原材料。
新能源汽車是增長最快市場
根據WolfSpeed預測,新能源汽車是SiC器件應用增長最快的市場,預計2022-2026年的市場規模從16億美元到46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
目前,全球的碳化硅廠商也在積極尋求合作,紛紛與先進新能源汽車企業簽訂協議。
特斯拉Model3所采用的SiCMOSFET功率模塊正是由意法半導體提供的,且后者與碳化硅領先企業Woifspeed簽訂了150mm碳化硅晶圓擴展協議,旨在為全球的SiC晶圓供給加碼。
意法半導體還于2021年6月與雷諾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以提供用于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SiC功率器件供應,此舉旨在降低汽車的電池成本、增加充電里程、縮短充電時間最終使成本降低近30%。
日本先進半導體制造商ROHM也于2021年9月與吉利汽車達成合作,后者將使用ROHM提供的SiC功率器件實現高效的逆變效率和充電性能,從而進一步提高用戶體驗。
WolfSpeed也為鄭州宇通集團提供了1200V的SiC功率器件,后者交付的首輛電動客車采用了碳化硅解決方案。
實現高壓快充的關鍵是通過增大電流或提升電壓來提升充電功率,但由于最大的充電電流提升存在可預見的上限,所以只能靠提升電壓。
800v高壓平臺將成為主要車廠的重點布局方向,幾乎所有的車企規劃中都已開始布局超級快充車型及相關技術研發。
華潤微已實現第四代650V的SiC JBS產品研發,綜合技術質量已達世界先進水平,同時其1200V的SiC MOSFET也已完成樣品制造,預計將在未來兩年內進行規模生產。
斯達半導體新增多個使用全SiC MOSFET模塊的800V系統的主電機控制器項目定點,將對公司2023年-2029年SiC模塊銷售增長提供持續推動力。
士蘭微同時也加快SiC MOSFET功率器件的研發,推出自產芯片的車用SiC功率模塊。
露笑科技和斯達半導體也積極投入碳化硅器件生產,并廣泛布局光伏業務。
太陽能光伏緊隨其后
光伏新能源市場發展空間廣闊,碳化硅材料仍有較大潛在空間。
而根據[十四五]規劃要求,2025年要實現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發展空間廣闊。
2020年,全球光伏能源需求為130GW,樂觀情況下預計2025年該項指標將到達330GW,以20.48%的CAGR快速增長。
目前,全球的光伏IGBT市場規模約為23億元,碳化硅器件占比約為35%,該滲透率仍將繼續增長。
碳化硅制造的高電壓MOSFET具有優越的開關性能,其功能不受溫度影響,由此能很好地在升溫系統中保持穩定效力。
此外,SiC MOSFET也可以在具備高轉換頻率的同時,擁有99%以上的逆變效率。
因此,盡管碳化硅器件具有較高的制造成本,但其高導熱率、高擊穿電場、低損耗等特性,都使得光伏系統效率更高,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
國內方面,三安集成也已完成SiC器件的量產平臺打造,其首發產品1200V80m碳化硅MOSFET已實現了一系列性能和可靠性測試,可應用于光伏系統組成。
碳化硅充電樁市場
2020年我國主要以私人和交流充電樁為主,兩者分別占比57.45%和61.67%,是碳化硅器件的主要應用方向。
我國充電樁數量仍然低于480萬的預期規劃,供不應求仍將推動充電樁數量迅速增長,從而創造巨大的市場需求并推動行業增長。
預計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突破2500萬輛,則充電樁數量推算約為800萬個,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1.42%。
充電樁需求仍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車樁比例仍將進一步趨近合理化,從而推動碳化硅市場的發展。
目前,ROHM已經推出了基于碳化硅的充電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從而應用于高效和小型化的大功率充電樁。
安森美也在開發用于直流充電樁的碳化硅功率器件和模塊,希望構建更高功率的充電方式,并通過AC-DC和DC-DC級的升壓轉換器提高充電效率。
碳化硅器件龍頭都在進行充電樁技術模塊的研發,英飛凌、Wolf Speed、STM等公司都在積極進入碳化硅充電樁市場。
結尾:
SiC器件發展分為三個發展階段:2019-2021年為初期,2022-2023年為拐點期,2024-2026年為爆發期。
SiC隨著在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5G基站、工業和能源等應用領域展開,需求迎來爆發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