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下游的區位轉移和應用終端的需求推動行業發展
顯示驅動芯片是顯示屏成像系統的主要部分,集成了電阻、調節器、比較器和功率晶體管等部件,負責驅動顯示器和控制驅動電流等功能,分為靜態驅動和動態驅動兩種方法。顯示驅動芯片能夠驅動各種性能及各類顯示色彩的顯示屏,其作為人機交互窗口——顯示器件的后臺核心,廣泛應用于PC、TV、平板電腦和手機等電子設備,隨著智能手機全面屏的普及、TV從4K到8K的升級換代以及其他各類屏幕對清晰度的要求逐步提高,顯示驅動芯片的性能對終端用戶的體驗提升至關重要。隨著顯示驅動芯片數據傳輸及處理量越來越大,傳統打線封裝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高性能芯片的需要,以凸塊制造技術為代表的先進封裝愈發重要。
2000年以前,全球LCD產能主要由日本提供,但從2010年起,中國大陸面板廠商日益崛起,并于2020年占據全球一半的市場份額(圖 1)。雖然目前AMOLED滲透率呈逐年提升的趨勢,但截至2021年,LCD產能依然占據全球顯示面板90%以上的份額(圖 2)。近年來,全球顯示面板產能的區位轉移趨勢明顯,中國大陸在承接全球顯示面板產能的同時,龐大的消費市場也成為推動顯示驅動芯片及封測行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圖 1 1990-2020年全球各地區LCD產能面積占比變化
(資料來源:Statista,賽迪顧問整理,2022.02)
圖 2 2016-2025年全球AMOLED滲透率(按產能面積)
(資料來源:賽迪顧問,2022.02)
中國大陸顯示驅動芯片封測行業增速沖擊50%,行業規模持續增長
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的影響,2019年全球顯示驅動IC封測市場規模增長率從2018年的20.7%下跌至1.3%。但到2020年,隨著貿易摩擦的影響逐漸減弱,疊加疫情催生出遠程辦公、居家娛樂、線上教育的需求,帶動平板電腦、顯示器等下游終端的強勁需求,同時產能增長有限導致封測服務價格的顯著提升,使得全球顯示驅動IC封測市場重回雙位數增長,到2021年,預計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23.3億美元,增長率將升至31.3%的高位。雖然特定情形下的高增長率不可持續,但預計2022年仍將保持6%左右的穩中有升態勢。據此測算,到2025年,預計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9.8億美元。
圖 3 2016-2025全球顯示驅動IC封測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來源:賽迪顧問整理預測,2022.02)
2018年,由于顯示驅動芯片封測量價齊升,中國大陸的顯示驅動IC封測行業市場規模大幅增長38%。作為全球最大的顯示產品消費市場,2019年,中國大陸的顯示驅動IC封測行業市場規模增速雖有所下滑但仍高于全球水平。2020年以來,受益于一系列的國家產業政策支持以及顯示產業鏈向中國大陸轉移的大趨勢,疊加下游較高的景氣程度以及晶圓產能增量有限帶來的DDIC價格上漲,中國大陸顯示驅動IC封裝測試行業市場規模經歷了一段歷時兩年的爆發式增長期。尤其是2021年,預計較2020年同比增長超過40%,到2022年,預計市場將回歸平穩增長的“新常態”,之后增長率預計維持在9%~1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圖 4 2016-2025中國大陸顯示驅動IC封測行業市場規模及預測
(資料來源:賽迪顧問整理預測,2022.02)
具體到中國大陸企業,經公開資料收集和調研得知,2019年至2021年,合肥頎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頎中科技”)是中國大陸顯示驅動IC封測行業按銷售額及出貨量連續三年均排名第一的企業。放眼全球,韓國兩家顯示驅動芯片封測廠商雖實力雄厚,但僅對集團內的企業提供封測服務,處于相對封閉的商業生態中。除上述兩家韓國企業外,作為中國大陸銷售額及出貨量最大的頎中科技,在全球獨立顯示驅動IC封測廠商中排名全球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