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終局系列之:消費電子走向何處?》我們試圖從更高維度回答圍繞消費電子行業的三個問題:
1、消費電子巨頭持續成長背后的脈絡是什么?
2、消費電子產業鏈在國家間分布的規律是什么?
3、消費電子行業發展的終局是什么?
中國消費電子產業鏈已經走過了模組、代工、核心元器件三個階段,未來將進入品牌時代。
消費電子行業經歷了4種商業模式的進化變遷:
1、模組商:消費電子的起點和最小功能單元。雖然附加值不高,但很多未來成長為巨頭的公司以此為基礎,靠規模化和管理能力改善帶來的效率提升,在中國特定歷史條件帶來的紅利加持下,實現了早期積累。但隨著大陸資源稟賦的轉變和智能手機行業紅利的消退,紅海競爭使得行業玩家必須實現轉型防止內卷,其中的的佼佼者就是舜宇光學、瑞聲科技、長信科技等老牌玩家。
2、代工廠:高級的精密代工服務。可以理解為模組的模組,需要綜合的交付能力和極強的供應鏈把控力,雖然管理能力依舊是核心競爭力,但是對產品創新節奏的把握,和對大客戶的綁定能力都是行業護城河的體現。富士康、立訊精密、歌爾作為這個行業的領軍者,各自成為了市值千億的巨頭。
3、核心零件商:與代工和模組廠主要靠管理能力不同,核心零部件需要的是對產品本身的把控能力,其壁壘除了來自于交付能力+創新能力外,更多地來自于各自領域極強的資金和技術壁壘。
第一種是半導體元器件:以面板、存儲、CIS為主的半導體零組件。此類公司具備各自領域極強的資金和技術壁壘,產業賽道非常清晰,比如500億美金的面板、1500億美金的存儲芯片、250億美金的CIS芯片。這些核心零組件構成了消費電子BOM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核心競爭力是對國家資本的調動能力,和持續研發帶來的核心技術突破。
第二種是非半導體的核心元器件:是以玻璃、五金、中框為主的結構件。雖然比不上半導體核心元器件的護城河,但是大規模起量的穩定產品交付能力,和對品控、良率的一致性把控,成就了一批扎根中國的世界級結構件巨頭。
4、品牌商:萬億消費電子產業的終局。
品牌是行業發展的終極階段,占據了行業大部分的利潤,定位理論告訴我們,其競爭的基本單位也是品牌。日本的Sony、任天堂,美國的蘋果、特斯拉,韓國的三星、LG,中國的小米、華為都是這個行業生態位的霸主,也是整個行業發展的驅動力和主要成果。 我們創造性的提出了4A模型用來分析消費品牌商的護城河:始于顏值、癡與交互、忠于生態、成于運營。通過品牌力、產品力、渠道力的進化演繹,各自在其生態位上找到定位,實現穩定且可確定的消費品牌演繹。
始于顏值(Attention):不同的設計風格代表著個性鮮明的科技美學,品牌商游走于個性和共性之間的同時,逐漸成為時尚的引領者。風格獨特的設計不但提高了品牌美譽度,更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途徑。
癡與交互(Attraction):品牌商通過觸控、光學、聲學、軟件AI四大領域的交互革命,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用次時代的交互體驗牢牢的抓住客戶。展望未來,AR和AI將會開啟人機交互新紀元,布局領先者終將登上浪潮之巔。
忠于生態(Addiction):硬件方面,通過全方位地滿足用戶的各類需求,強大的矩陣力場產生極強的向心力,使得用戶一直留在自身生態內。而軟件作為生態圈的靈魂,貫穿整個硬件生態系統,最終表現成品牌商無與倫比的競爭優勢。
成于運營(Administration):品牌商的成功依靠的不僅僅是創新性的產品,卓越的供應鏈體系也是重要的內在因素。通過合理的全球分工、精簡的產品線、極低的庫存、超高的周轉率和龐大的現金流打造出了全球最高效的供應鏈,極大地提高運營效率。
我們以國家和地區間的產業爬升為例:
1、美國、日本(品牌為主):以品牌商為主,蘋果占據了整個智能手機行業大多數的利潤。
2、日本、韓國(以核心元器件為主):手機里最核心的幾大核心零部件(面板、DRAM、NAND、CIS、射頻)都被日韓壟斷。
3、中國臺灣省(代工為主):富士康作為全球代工行業霸主,不僅開創了而且定義了這個行業的高度。
4、中國大陸(全產業鏈布局):具備最全的消費電子的產業鏈,但是目前依舊以模組、代工占據行業高地。而核心元器件,特別是半導體元器件(京東方的面板、韋爾的CIS、卓勝微的射頻)還在持續的追趕之中。另外以小米、傳音為主的中國的消費電子品牌也在全球范圍內逐步崛起。 我們以三星、富士康、立訊為例,分別代表了消費電子發展的三大階段。
1、三星電子:從模組到代工、到核心元器件、到終端品牌的極致垂直一體化,全球只有三星做到了硬件的極致IDM,成就了消費電子的全球霸主。
2、富士康:從模組到代工,然后致力于發展面板、內存。富士康作為這個行業的開拓者,將效率和交付發揮到極致,成為這個領域的天花板,在結構件領域做到了極致。為了持續發展,富士康在2016年并購夏普面板,想從代工廠轉型核心零部件,但是目前情況看仍未突破天花板。
3、立訊精密:以模組起家,經歷了長達10年的紅利期后,最終轉型成為精密代工巨頭。未來之路除了站穩高端精密制造萬億大市場,同樣需要復制富士康的發展之路,守正出奇。 但是從未來角度,我們戰略性看多以小米、傳音、華為、OV、安克創新、石頭科技、九號等中國本土世界品牌。過去即未來!
投資建議:基于對于消費電子終局的分析,我們前瞻性地看好:
1、世界級品牌:小米集團、傳音控股、安克創新、石頭科技、九號公司;
2、世界級零組件提供商:京東方、TCL、韋爾股份、藍思科技、格科微、卓勝微、舜宇光學、領益智造、鵬鼎控股;
3、世界級代工廠:工業富聯、聞泰科技、立訊精密、歌爾股份;
4、世界級模組廠:瑞聲科技、長信科技、舜宇光學等。
風險提示:下游景氣度不及預期;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產品及科技研發不及預期。
正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