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河1月18日發布研報稱,維持電子行業推薦評級。中國銀河認為,5G終端及汽車電動化需求旺盛的推動下,2021年電子行業盈利端將加速增長,維持“推薦”評級。
電子行業實際狀況如何呢?
國家產業政策支持
據新華社1月12日報道,日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規劃明確指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數據要素市場體系初步建立,產業數字化轉型邁上新臺階,數字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數字化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均等,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力爭形成統一公平、競爭有序、成熟完備的數字經濟現代市場體系,數字經濟發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帶著這樣的發展目標,《規劃》部署了八方面的重點任務,其中提到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建設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推進云網協同和算網融合發展,有序推進基礎設施智能升級。另外還提到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全面深化重點行業、產業園區和集群數字化轉型,培育轉型支撐服務生態。
筆者認為,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對應著數字基建和終端消費市場,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對應著工業互聯網。
歸納起來,即產業政策利好消費電子、工業電子、通信與網絡(基建)。這將直接反應在電子行業特別是半導體行業上。
以武漢為例, 武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本月發布了《關于促進半導體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武漢市半導體產業能級明顯提升,產業結構更加合理,設備、材料、封測配套水平對關鍵領域形成有力支撐。另外,到2025年,武漢市芯片產業產值超過1200億元,半導體顯示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初具規模。這是武漢政府對于電子產業的政策支持。
而像武漢這樣促進數字化、電子產業、半導體等的地方規劃,數不勝數;足以說明國家產業政策上對于電子行業的支持。
信息化基礎設施帶動
在2016年5月31日,第一屆全球5G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出席會議并致開幕詞。苗圩指出,發展5G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戰略共識。5G將大幅提升移動互聯網用戶業務體驗,滿足物聯網應用的海量需求,推動移動通信技術產業的重大飛躍,帶動芯片、軟件等快速發展,并將與工業、交通、醫療等行業深度融合,催生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新業態。
也就是說,普及5G,建設信息化基礎設施將帶動以電子產業為基礎的新興行業明顯發展,而那么中國的5G基礎設施建設狀況如何呢?
據中國信通院發文稱,在5G基礎設施建設上,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139.6萬個,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市區,超過97%的縣區以及50%的鄉鎮鎮區。但同時也該注意到5G城鄉發展之間的差異,文中也提到,加速5G網絡建設,從城市走向鄉村。全面全方位普及5G。
除了5G外,6G也被提上日程,近日有媒體公布了一份相關機構的調查結果,根據6G核心技術占有率榜單顯示,中國的6G技術專利占比達到40.3%。6G網絡將是一個地面無線與衛星通信集成的全連接世界,通過將衛星通信整合到6G移動通信,實現全球無縫覆蓋,網絡信號能夠抵達任何一個偏遠的鄉村。
不僅僅是中國,在6G專利上,其他國家和地區占比依次為美國35.2%、日本9.9%、歐盟8.9%、韓國4.2%;可以說全世界有信息化基礎的國家都在發力6G。
通過5G為基礎,結合6G的全方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保障高速寬通道的信息通訊,不僅僅只是帶動通信和網絡設備,還將極大帶動以電子產業為基礎的智能終端應用市場。
供應鏈趨勢
在市場規模上,根據 IC Insights 發布的行業快報,繼 2021 年勁增長 26% 和 2020 年躍升 13% 之后,IC 市場今年將增長 11%。如果達成,這將意味著 IC 行業 25 年來首次連續三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21 年,全球集成電路銷售額首次突破 5000 億美元的高位,達到 5098 億美元。展望未來,今年全球集成電路銷售額預計將增長 11%,達到 5651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在國內方面,1 月 18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 1 月新聞發布會,其中提到:芯片產量快速增長,2021 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較2020年增長 33.3%,汽車芯片供應逐漸加大,汽車產量已持續 4 個月增加。略高于國際增長統計數據。
在企業表現上,以臺積電為例,2021Q4營收超預期,實現營收157.4億美金,同比增長24.1%,環比增長5.7%,Q4毛利率52.7%,環比增長1.4%;2021年全年實現營收568.2億美金,同比增長24.9%,全年毛利率達到51.6%。
在這種高速增長條件下,臺積電還表現為產能緊張,將在代工領域就將投資 421 億美元用于更新換代產線和擴產。據臺積電預測,2022年產能緊張將貫穿全年,全球半導體行業(除存儲器)增速將達到9%,全球代工行業增速將接近20%,臺積電的強勁業績及樂觀展望反映了半導體景氣度仍然保持高位。
總結市場規模和企業表現,可以看出至少在2022年,以IC為代表的電子產業將保持繁榮。
終端產品趨勢
消費電子需求上,以手機為例: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發布報告稱,2021年全年,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3.51億部,同比增長13.9%,其中,5G手機出貨量2.66億部,同比增長63.5%,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5.9%。
全年來看,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累計3.04億部,同比增長12.6%,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6.6%;上市新機型累計438款,同比增長6.3%,占同期手機上市新機型數量的90.7%。
數據顯示在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市場規模上,表現為快速增長。
汽車電子需求上,以大量需求電子模塊的新能源汽車為例,工信部發布數據,據2021 年新能源汽車銷售數據,全年完成銷量352.1 萬輛,同比增長1.6 倍,連續 7 年位居全球第一。
而據乘聯會預測,2022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600 萬輛,滲透率在22%左右。
技術不斷優化,終端需求迅猛增長。
而大量應用電子部件、模塊的行業如光伏等等,就不一一展開了。
總結
筆者認為,從各環節實際狀況綜合看,電子行業在2022年至2025年將維持高水平增長,與行業相對應的上市企業維持營收增長的可能性較大,筆者認同中國銀河發布的關于2022年維持電子行業推薦評級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