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穩步建設,為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良好基礎。并且5G+工業互聯網典型場景進展迅速,使垂直行業應用實踐更加全面。
5G+場景更多為了實現經濟價值
無論是5G還是工業互聯網,在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都有不同的側重點。5G的價值需要通過時間來體現,尤其與傳統方式相比,前期效果并不會特別明顯,企業只有具備能夠產生價值的5G場景,才能縮短5G投資的回報時間。
5G最顯著的特性是低延遲、速度快、吞吐量大。對企業而言,低延遲意味著操控精度高,而不單單是遲滯效應,滿足實時控制、快速可達的需求。其次,基于5G吞吐量大的特性,對傳感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從而產生價值增益。
快速只是5G的一個特點,5G可以加速釋放生產運營環節的最大效能。對企業而言,效能更多的是指經濟價值。從經濟價值角度來看,使用5G場景的制造企業每年需要投入巨額的運營費用。
5G帶來的最大價值,雖然前期投入成本大,但在后續使用中會比原來節省50%,實現多維度的優化,不單局限于某個方面。另一方面,則在于產品與產品外部的連接,供應鏈會占用較大的現金流和資金預備金,而5G帶來的好處則更多在于運營經濟價值。
5G+工業互聯網三大顯著作用
在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和新型工業化發展進程中,“5G+工業互聯網”將主要發揮基礎性作用、聚合性作用、融合性作用,推動產業升級與行業轉型。
基礎性作用:目前5G已可支持毫秒級空口時延,能夠滿足很多垂直行業的數字化場景,比如:港口、采礦、鋼鐵、建筑、倉儲等行業的遠程控制、無人控制等場景都是基于5G國際標準R15版本進行的產業化創新和融合應用探索。
R16標準進一步面向工業互聯網等應用,引入新技術支持低于1毫秒空口時延以及更高可靠性,將有力支撐工廠生產線內網控制、機器人控制、運動控制等低時延高可靠業務。
聚合性作用:5G不僅提供網絡連接,更將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有機結合并帶動相關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5G的推廣和應用過程,即是5G與各類信息通信技術聚合創新的過程。
進而與區塊鏈、增強現實/虛擬現實、全息影像等技術融合創新,支持各類工業場景和應用。
融合性作用:我國工業門類眾多,企業所處階段不同;求差異性大,個性化更為突出。“5G+工業互聯網”‘必須與工業特有的技術、知識、經驗緊密結合。
10大典型應用場景
在電子設備制造、裝備制造、鋼鐵、采礦、電力等5個行業率先發展,培育形成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柔性生產制造、現場輔助裝配、機器視覺質檢、設備故障診斷、廠區智能物流、無人智能巡檢、生產現場監測等10大典型應用場景,助力企業降本提質和安全生產。
協同研發設計:遠程研發實驗一科研人員結合現場畫面和數據,遠程在線協同完成實驗;異地協同設計或設計人員利用各類虛擬現實終端接入沉浸式虛擬環境,異地協同修改設計圖紙。
遠程設備操控:設備操控員根據生產現場視頻畫面及各類數據,遠程實時對現場工業設備進行精準操控。
設備協同作業:生產現場的多臺設備按需靈活組成一個協同工作體系,實現多個設備的協同調度及分工合作。
柔性生產制造:數控機床等設備通過無線化改造可以實現快速重構,按照市場需求進行靈活配置。
現場輔助裝配:現場人員通過AR/VR眼鏡等智能終端獲取增強圖像疊加、裝配可視化呈現,輔助完成復雜精細的設備裝配。
機器視覺質檢:質檢終端根據邊端、云端算法對高清圖像的識別與分析,實現產品缺陷實時檢測、自動分揀與質量溯源。
設備故障診斷:系統利用設備全生命周期監測數據與數據挖掘等技術,實現對設備故障的診斷、定位、報警或動態預測。
廠區智能物流:智能物流調度系統對廠區內的物流終端進行調度管理,實現全流程自動化、智能化的物流作業。
無人智能巡檢:采用智能的巡檢機器人或無人機等移動巡檢設備替換傳統人工巡檢,實現高效靈活、更大范圍的安防巡檢。
生產現場監測:智能監測系統通過實時數據采集、圖像識別、自定義報警等技術,實現生產現場全方位智能化安全監測和管理。
結尾:
工業互聯網將會成為5G系統萬物互聯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制造末端既可以分享移動互聯網的大數據和云資源,又可以通過移動窗口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在工業互聯網中交互信息,使工業互聯網真正融入到移動電子商務中。
但就目前5G的發展情況來看,仍舊處于探索階段。想要真正成為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技術,仍需努力!
作者 | 方文
部分內容來源于:
雷鋒網: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大集錦!;
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一圖讀懂丨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
人民郵電報:“5G﹢工業互聯網”十大典型應用場景;
賽智時代:5G+工業互聯網;
工信部《“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