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消息, 今日上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 48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指出,我國已成功實現7nm芯片試產!
2021年3月,由我國科研人員主導的國際團隊宣布研發出一款新型可編程光量子計算芯片,能實現多粒子量子漫步的完全可編程動態模擬 ;4 月國內實現 7nm 芯片試產 ,6 月中國科學院成功設計出 14nm 的“香山”芯片 ,8 月中芯國際 FinFET 工藝已達每月 1.5 萬片量產水平 ,高端芯片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據公眾號中國半導體論壇了解,早在去年,就傳出我國芯片制造巨頭企業進擊7nm工藝制程芯片領域。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ASML沒給我國提供EUV光刻機,不過這并沒有阻止國內芯片技術前進的腳步。該企業改為采用DUV光刻機和“N+1”技術,兩者相結合,能夠使DUV光刻機的效能發揮到最好,所制成的7nm芯片能夠與EUV光刻機的7nm工藝技術比肩。
可以說,實現國產7nm芯片的試產,對國內高科技企業的快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大部分人意識到芯片的重要性還是因為華為被美國制裁。華為作為全球實力最強通訊企業,它快速發展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威脅,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只能夠對其進行限制。從2019年美國政府將6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在2020年加強對華為的限制,最終美國出臺規定限制芯片生產商將芯片提供給華為。這時候我們才意識到我們無法制造出國內高科技企業所需要的芯片。
從去年開始,我國多次重磅會議中都提到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芯片國產化的進程也就此開始。隨著相關技術的攻克,我國在六月份所生產出的28nm芯片數量就高達三百多億,也就是平均一天將近一億多的芯片被我們生產出來,而且在14nm芯片的制程上面我們也可以低量產出,我國已經在中低端芯片的領域中占領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今日,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宣布國內實現7nm芯片試產,說明我國已經具備制造高端芯片的能力,相信在我們的創新技術不斷積累之下,7nm芯片的量產也會很快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