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傳統基建轉型升級、智慧交通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隨著我國5G、人工智能、數字化的發展,以無人駕駛為代表的智能駕駛得到快速發展,正在加速走進我們的生活。
智能化的無人駕駛意味著安全、便捷、效率、經濟,已經不僅僅是交通方式的改變,也成為新時期汽車產業升級的重要突破口。作為一種未來的通用技術,無人駕駛技術是將感知、決策、控制與操作整合到一個系統中,通過其控制系統找到最優的解決無人駕駛面臨的交通安全、資源浪費、環境污染、道路擁擠等問題的重要手段,構建一個車、路、人互相連通的智能服務網絡體系,傳統交通的邊界也由此不斷被突破,催生了新一代的智慧交通。
產業發展,政策引領。近年來,政府高度重視自動駕駛行業發展,密集出臺了諸多支持自動駕駛發展的政策,設置了自動駕駛示范區,推動自動駕駛路測,并加速了其商業化落地。目前,在5G網絡和車路協同的發展上,中國整體走在世界前列,中國主導的 C-V2X 從技術和設備標準,到行業應用類標準,都取得了積極進展。
是否“無人駕駛時代”真的到來了?無人駕駛又究竟能走多遠?有投資專家明確表示,2025年是無人駕駛起飛的一個時間點,可能出現在美國,也可能是在中國,這取決于基礎設施還有最新技術的探索。同時,無人駕駛還存在著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產業資源比較分散,物聯網、通信技術、云計算、傳感技術和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的創新及突破等問題,如多種傳感器融合、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車內總線網絡等。
汽車智能化依賴于創新傳感器來感知周圍環境,也就需要創新的測試方案。一直以來,激光雷達成本居高不下,傳統毫米波雷達又存在無法高密度點云成像,不能有效地解析目標的輪廓與類別、角分辨率低、不能檢測靜止目標等技術局限。因此,傳統毫米波雷達巨頭、自動駕駛科技巨頭等都開始入局4D成像雷達這一領域,探索更高性能的毫米波雷達,滿足更多應用場景的汽車智能化測試需求。
展示道路復雜場景、多車環境,需要多目標的模擬器模擬
作為一家技術驅動型的公司,羅德與施瓦茨始終堅持在研發方向的高投資策略,在通信行業和汽車行業都有非常深厚的技術積累。公司利用通信行業身后的技術積累,緊跟汽車智能化測試需求,開發了針對性的智能傳感器測試方案,和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車載以太網測試方案。羅德與施瓦茨利用射頻領域深厚的技術積累,開發并提供眾多像5G車聯網、汽車雷達、高精度汽車導航、車載以太網、電磁兼容等滿足汽車電子行業發展趨勢的解決方案,涵蓋從開發、認證測試到生產的所有階段;也囊括了從零部件和整車的所有開發階段的測試解決。
結合德國汽車行業經驗和中國汽車標準和市場測試需求,羅德與施瓦茨前瞻性地規劃產品和路標,為中國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智能網聯汽車服務與解決方案。
2021年8月5日,羅德與施瓦茨將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羅德與施瓦茨辦公大樓舉行“全面測試,馳領未來——羅德與施瓦茨4D汽車雷達目標模擬器”發布會。屆時,羅德與施瓦茨將與業界大咖、媒體共同見證這一重磅產品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