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跨國IT和電子公司NEC宣布開發智能視覺內鏡。這是一款基于AI技術的、用于結腸鏡檢查醫療設備軟件,剛剛在日本發布,預計很快將在歐洲上市。該軟件連接現有的內窺鏡設備,可以從內窺鏡拍攝的圖像中自動標記潛在病變。
結直腸癌起源于癌前病變(結直腸腫瘤性息肉),在內鏡檢查過程中,通過在息肉期發現和切除病變,可以抑制其向癌癥的進展。
然而,息肉一般都需要內窺鏡醫師用肉眼去尋找,并且由于其大小和形狀的原因,通常很難被發現,導致大約24%(根據《胃腸病學》雜志的一篇文章)的息肉被漏檢,從而延遲了檢測。
自2016年以來,NEC與日本國家癌癥中心合作,可以讓AI從1萬多個病灶的內窺鏡圖像數據中學習,以及從專家內科醫生的觀察中學習,自動標記潛在病灶。
據了解,這款軟件可以與三家制造商的內窺鏡檢查系統兼容——奧林巴斯(EVISLUCERAELITEVideoSystemCenterCV-290)、富士膠片(ELUXEO視頻處理器VP-7000)和賓得(MedicalOPTIVISTAEPK-i7010視頻處理器)。
除了日本,還有很多的機構和醫療AI公司在結直腸癌的篩查方面進行探索。
據了解,2018年,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與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和四川省人民醫院的研究人員合作,成功地將機器學習應用于結腸鏡檢查中的腺瘤性息肉檢測。
2020年,依圖醫療還與浙江省腫瘤防治辦公室合作,為浙江地區高危人群結直腸癌篩查行動專項研發省域癌癥篩查信息平臺。此次結直腸癌篩查共動員239家篩查機構、1282家招募機構、1.4萬余名醫務工作者、志愿者參與,篩查范圍覆蓋省內所有縣市,全省1366個社區中覆蓋數量達到1294個,覆蓋率達到94.7%。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