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蘋果開始推出自研芯片M1系列之后,各大廠家也開始推動了自研芯片的項目,而根據彭博社的報道,現在微軟正在試圖設計自己的自研芯片,該芯片將會應用于Surface設備和ARM的處理器上。
去年,微軟就已經宣布其新的Surface Laptop 3和Surface Pro X設備不會配備英特爾處理器,而是同AMD和高通緊密合作,為其Surface 系列生產定制處理器,使得 Surface 芯片多樣化,而不是只依賴于英特爾。
Windows Server上運行ARM芯片,但僅用于微軟自己的數據中心,目的是評估Azure服務,微軟認為基于ARM的服務器芯片對于內部的云服務應用程序十分有效,例如搜索、存儲、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等工作負載。
AMD是全球PC芯片的第二大芯片制造商,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被英特爾“騎在頭上”,但AMD正期望在服務器市場上卷土重來。
在同AMD合作方面,微軟基于AMD的Zen+的12nm Ryzen 5和Ryzen 7 Surface部件上增加了一個額外的圖像核心,并對該芯片進行了優化使其更適合于Surface Laplop 3的輕薄機箱。
自研服務器芯片是好是壞
對于是否會自研服務器芯片,微軟發言人Frank Shaw表示:“由于芯片是技術的基礎,我們將繼續在設計、制造和工具等領域加大投資,同時也促進和加強與眾多芯片提供商的合作伙伴關系?!?/p>
近幾年,微軟加大芯片工程師的招聘力度,比如從IntelAMD、英偉達等芯片公司挖人,而高通在放棄服務器芯片業務后,大量人才也紛紛流失。
在微軟最近發布的一份帖子中,提到了微軟在其數據中心內圍繞ARM64服務器進行的工作,這可能將是公司在2017年宣布的計劃的延續。
對于消息的真偽,微軟既沒有確認,也沒有辟謠。如果消息屬實,這將是微軟首次用自研芯片支持云服務器和旗下 Surface 產品線。對于英特爾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壞消息。
行業話語權或將轉移
據報道, 蘋果和亞馬遜兩家科技巨頭,都在降低各自對英格爾芯片技術的依賴。在放棄英特爾芯片之后,蘋果和亞馬遜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自己研發的芯片,這些芯片使用的是英國企業Arm的技術,該公司將自己的智能手機和其他消費類產品的芯片技術授權給其他企業使用。
蘋果發布的最新款Mac電腦,新產品也首次使用了該公司自己開發的基于Arm技術的芯片,向芯片行業長期以來的霸主英特爾開了一炮。與此同時,谷歌也傳出正在為Pixel智能手機和Chromebook研發自己的芯片。
今年6月,亞馬遜的云計算業務開始宣傳新的計算服務,該服務使用的同樣是亞馬遜自己研發的基于Arm的芯片。馬遜 AWS 發布了基于 ARM 架構的 Graviton2 處理器。該芯片是第一代 Graviton 的升級版,使用 7 納米工藝,專門針對云服務應用進行了優化。相較英特爾的 x86 架構處理器,它可以在降低 20% 能耗的前提下,提升 40% 的性能。
目前亞馬遜尚未大規模使用 Graviton2,但隨著自研芯片性能的不斷迭代升級,英特爾處理器份額必然會受到影響。蘋果和亞馬遜的做法,在總價值達到4000億美元的半導體行業內引發了連鎖反應。
兩家公司的舉動說明,芯片行業的關鍵決策,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多地從長期以來掌握權力的芯片供應商手中,轉移到擁有資源的芯片使用企業身上,后者將自己制造芯片。
對于計算機用戶來說,這種變革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技術選擇,更快的計算速度,以及更低的價格。
如今,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尋找新的解決方案以應對支撐云計算和智能手機生產的大量數據,人工智能芯片設計自動化之后,引發了新芯片設計的狂潮,尤其是對于擁有巨型數據中心的公司而言,對功耗的考慮日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