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消息,英特爾于昨日宣布,從2011年開始建設,歷時10年、總投資70億美元的Fab 42 工廠已全面開始運營,將大大緩解目前10nm芯片的產能危機。
資料顯示,這家位于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從2011年開始動工,最初的計劃是用于生產14nm制程工藝的450mm晶圓,并且早在2013年就已經接近完工。不過在2014年的時候,彼時的英特爾并不能確定14nm芯片的需求。因為按照規劃,英特爾公司會在2016年轉入10nm工藝。只是令英特爾沒有想到的是,10nm制程工藝一再延期,這家工廠也因而一直沒能完工,反而也還導致了14nm芯片在相當長時間內都處于缺貨狀態。
此前,英特爾在以色列、俄勒岡州各有一家10nm工廠,隨著亞利桑那州10nm工廠的投產,英特爾現在共有3家10nm工廠,10nm芯片的產能也提升了50%以上。預期即將發布的第11 代酷睿 Tiger Lake 處理器的供貨會相對充足,至少在移動端不會再出現14nm與10nm共存的情況了。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