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移動研究院召開“暢想未來”6G系列研討會第一次會議。來自產業界的200余位專家出席,共同暢想對孿生體域網、超能交通、通感互聯網、全息通信等6G技術的創新應用。
正如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所言,移動通信發展有著“使用一代、建設一代、研發一代”的規律,業界對6G商用預期將是2030年左右,現在開始研究6G非但不會影響5G的商用,反而會挖掘出一些先進技術應用在5G演進系統,對保持5G長期生命力是有良性的促進作用。
作為行業內著名專家,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專家劉光毅在會上介紹了對6G的未來暢想。他認為,5G帶來萬物互聯時代,而6G將幫助整個社會走向數字孿生的虛擬與現實結合的世界。
所謂數字孿生,可以理解為,現實世界的每一個物體和人,都會在虛擬世界有一個映射或代理,人類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模擬現實社會的運行,從而對現實世界的未來做出預判和必要干預。而虛擬世界中發生的事情,可以直接作用于物理世界,甚至對物理世界內的行為產生影響和觸動。
十大場景五大暢想 6G應用未來可期
展望6G時代應用場景,劉光毅列舉了超能交通、身體域網絡、機器間的協同、多感官混合現實、虛擬助理、情感和觸覺交流、觸覺互聯網、全息、智能交互、空間通信等十項內容。
其中,身體域網絡指將來人類會使用更多的可替代、植入式身體器官,甚至在身體里安裝納米機器人來動態監控身體各器官運行,在網絡中進行人體運行狀態的實時跟蹤和模擬,對病變進行預測和提前干預,從而提升人的生命質量。
觸覺互聯網的到來,意味著未來傳遞的信息將超越圖片、文字、聲音、視頻,會包括味覺、觸覺,或者情感。甚至可以通過腦機接口,直接對人體的大腦皮層進行刺激,從而形成物理記憶,帶來學習方式的革命。
劉光毅指出,關于6G未來的暢想,包含孿生體域網、超能交通、同感互聯網、全息通訊、智慧生產五個方面。為了實現這些演進,峰值速率、體驗速率、時延、連接密度等網絡需求指標將從5G時代的幾十Gbps、0.1~1Gbps、1ms、百萬/平方公里提升到幾百甚至上千Gbps、1Gbps、<1ms、千萬/平方公里,乃至更高。
劉光毅進一步指出,6G時代,業務和應用將向著“業務需求多樣化、覆蓋立體化、交互形式與內容多樣化、業務開放和定制化、通信/計算/AI和安全融合化”等方向發展。
跨界協同 助力6G技術構想實現
劉光毅稱,對于未來網絡的技術特征,中國移動研究院也做了初步構想,期待在更多維度上取得網絡能力的突破,而構想的實現,需要跨學科、跨領域的思想碰撞和協作。
第一,極致網絡??湛谀芰μ嵘?0-100倍,可智能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業務和服務,使得其工作、娛樂、生活更加便利化。
第二,極簡網絡??焖俨渴穑瑢崿F即插即用,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
第三,柔性網絡。通過全新的技術和合作模式,讓網絡本身實現快速迭代,同時,網絡可以自生、自治、自演進,而不是人為地去研究和引入一個新的功能和版本。劉光毅表示:“這方面運營商要向互聯網公司學習,學習其在產品和業務上快速迭代的能力?!?/p>
第四,智慧內生。通過嵌入式的AI功能、協議和信令流程,AI能力全面滲透,實現Zero Touch運營運維,支持網絡各個階段的自動化目標。
第五,安全內生。大數據、安全、AI將成為網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過可信增強和泛在協同,實現智能防御。
目前,業界對6G商用的預期是2030年左右。因而我們可以理解為,劉光毅向大家描述了一幅十年之后的生產生活畫卷:6G時代,數字孿生,科技不僅停留于幻想,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