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新冠肺炎病毒的競速中,各行各業都在發動力量積極應戰。由于傳染性疾病對診療時效的迫切需求,各地對核酸檢測試劑盒、非接觸式體溫檢測、在人流密集區迅速檢出疑似人員以及遠程診療等技術手段的需求在持續提升,成為抗疫熱點。
無論疫情何時終結,可以預見的是,硬科技的產業趨勢將受此影響延續下去。從產業層面來看,涵蓋病毒檢測、疫苗研發、臨床治療、醫療防護、智能診斷、疫情分析與發布等多個方面的產品和服務,相關企業的訂單在快速增長。短期來看,存量市場已經提升對相關產品的關注度,對相關零配件、原材料儲備和發展都更加重視。長期而言,智能篩檢/預警、遠程醫療、云計算等科技力量有望在增量市場駛入發展快車道。
<電子發燒友>匯總了15家中關村企業的抗疫產品,主要包括三大類:生物芯片及相關儀器設備、智能檢測/分析/預警系統,以及遠程診療系統。以下是對這三類項目的分析:
一、即時便捷,對生物芯片及相關儀器設備帶來更大挑戰
傳統醫檢已經開始向多類疾病的預防檢測轉變,應用場景更加豐富。此次疫情的突然爆發,進一步提出了突破人員、空間及時間的限制,應用于實驗室、醫院甚至突發場景中,更新的檢測技術如生物傳感器、生物芯片、微流控等逐步走入應用中。
精確度提升之外,對速度提升的需求也極為迫切。這也要求相關企業注重技術更迭,提升產品滲透率和進口替代率,讓更多的創新成果早日步入量產階段。
二、智能檢測/分析/預警系統或可長期沿用
通過AI芯片/算法,聯動傳感器、測溫儀,甚至無人機、機器人等終端,賦予前端視覺感知和自主判斷能力,通過非接觸式的自動采集和分析,能夠迅速獲得單一目標體溫狀況,或是在人流密集場景,對多個目標進行采集分析,結合精確的位置信息,配合后臺數據管理系統,快速實現體溫預警和告警。
以下項目案例中的曠視、君正都迅速匹配場景需求,展開試點應用,疫情平穩或結束后,有望在開放場所沿用以提升通行效率和可控度,找到新的增量市場。圣邦微的電源管理及信號鏈相關芯片在紅外測溫儀/測溫槍中已成熟應用多年,疫情爆發的超常需求面前,可正常滿足供貨需求。
三、遠程診療有望帶動VR、醫療云平臺加速普及
避免接觸所帶來的感染風險,VR可用于遠程查房、遠程看護/指導;通過云平臺,可同時遠程調用更多的醫生資源,進行會診急救等。診療結果如影像資料等可以通過二維碼提供給患者,便于隨時查看、歷史對比和分享會診。這也代表著未來診療方式的發展方向,以及專業級醫療監測設備、軟件服務的升級方向。
以下是<電子發燒友>匯總的首批15家抗疫企業及產品服務,多數都較為成熟,能夠立即投入到抗擊疫情的市場需求中。
如需獲取以上企業項目聯系人、聯系方式,請添加微信號“blackstone119”。若您有新項目的發布和對接,也歡迎添加該微信,我們將持續關注抗疫一線需求!涓流入海,我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