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190467
中文引用格式: 王洪梅,姚沖,王法廣,等. 三路帶通混疊信號數字接收機設計[J].電子技術應用,2019,45(8):95-98,103.
英文引用格式: Wang Hongmei,Yao Chong,Wang Faguang,et al. Digital frontend design for three-bands aliasing RF signals[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9,45(8):95-98,103.
0 引言
如何對射頻(RF)信號進行數字化是軟件無線電(SDR)面臨的首要問題,即如何對感興趣的信號進行采樣[1]。帶通采樣可以使用比RF信號最高頻率低得多的采樣率,因此被廣泛用于SDR接收機中。隨著無線通信的發展,多頻段接收機[2-4]應用更加廣泛。但是當接收到多頻信號時,多頻信號之間容易發生混疊。大多數研究人員通過選擇采樣頻率來避免混疊問題,這限制了采樣頻率的選擇[5-7]。二階帶通采樣(BPS)可以用來降低采樣率和處理混疊。對于二階BPS系統,大部分研究都基于正交信號處理來進行抗混疊。例如文獻[8]采樣后采用希爾伯特變換,而文獻[9]采用90°混合交叉信號進行采樣。在文獻[10]中,兩個采樣裝置產生90°的相位差。這些研究允許采樣系統使用較小的采樣頻率,但只能消除信號自身圖像的混疊,并不能處理兩個信號之間的混疊。改進的帶通采樣方法也可以實現對混疊信號的處理,但相應的重構算法較為復雜[11-13]。
在以前的工作中,二階BPS可調用延時來實現兩個重疊信號的接收[14]。本文提出延時可調的三階帶通采樣結構用于處理3路帶通信號混疊問題。通過對三階帶通采樣信號頻譜的分析,根據3路采樣信號間相位差設計抗混疊濾波器,消除混疊信號,并通過仿真驗證系統性能。
1 三階BPS的結構
假設帶通信號R(f)的帶寬限制為B,采樣率為fs=2B。定義信號位置索引n由式(1)表示,在索引位置n處的任意信號經帶通采樣后都可以恢復到第一奈奎斯特區中,其中第一奈奎斯區域|f|<B是索引為零的頻率區。帶寬B意味著處理帶寬,即在該頻帶中可以存在多個的信號。
對于射頻信號經帶通采樣后在同一頻域內會引起三信號的混疊現象,設置三階抗混疊濾波器來處理。
三階BPS采樣系統的結構如圖1所示。
如圖2所示,具有頻譜R1(f)、R2(f)和R3(f)的3個RF信號S1、S2和S3,使用圖1的結構進行三階BPS采樣。3個采樣通道分別表示為通道A、通道B和通道C,將通道A中的頻譜定義為:
在采樣通道B中,頻譜為:
在采樣通道C中,頻譜為:
其中,頻譜如圖5所示。
2 抗混疊濾波器設計
在3個通道中分別定義抗混疊濾波器SA(f)、SB(f)和SC(f),恢復信號的頻譜為:
負頻譜和正頻譜是對稱的,這里只討論正頻譜。使用式(3)和式(4),式(6)和式(7)可以簡化為:
將式(8)更改為矩陣形式:
基于式(10)~式(12),可以通過對其時域數據進行采樣作為FIR濾波器的系數來設計抗混疊濾波器。
由式(10)~式(12)可以看出,如果固定采樣頻率和三階帶通采樣間采樣延時,抗混疊濾波器只與信號位置索引n有關,因此對于不同位置的射頻信號,只需要調整濾波器中系數就可以實現抗混疊效果。
3 仿真結果
基于抗混疊算法的分析,在MATLAB中使用FDA工具設計了抗混疊濾波器。測試輸入3個信號S1、S2和S3,中心頻率分別為fc1=1.320 GHz、fc2=2.025 GHz和fc3=1.630 GHz。采樣頻率選取fs=100 MHz。通過信號位置索引的定義可以得到n1=13,n2=20,n3=16。3個信號的帶寬都為10 MHz。
在三階BPS之后,3個信號同時被接收,頻譜如圖6所示。在BPS之后,3個信號的中心頻率分別為20 MHz、25 MHz和30 MHz。從圖6可以看出,這3個帶通信號在采樣后相互重疊。
根據式(10)~式(12),應用三階BPS在采樣通道B和采樣通道C中添加時間延遲TΔ1=0.4×10-9 s、TΔ2=1.2×10-9 s來設計抗混疊濾波器,信號S1的頻譜恢復如圖7所示。即由信號S2和信號S3引起的混疊被抑制。
使用相同的方法設計抗混疊濾波器來恢復S2和S3,結果如圖8和圖9所示。從圖7~圖9可以看出,混疊均被抑制超過40 dBW。
4 重構性能
對抗混疊處理后的信號進行下變頻及解調,圖10為中心頻率為1.32 GHz 時重構信號的星座圖,可算出信噪比為34.399 dB。
為了進一步驗證其他頻率范圍內的重構性能,對頻率偏置位于0~50 MHz(0~fs/2)范圍內的信號進行測試,以n=20為例,根據一系列實驗仿真結果得到相應的抗混疊性能分析如圖11所示。結果表明接收信號信噪比在28 dB以上。
5 結論
本文基于BPS,給出了三階BPS的結構。通過設計抗混疊濾波器,可以分離出3個重疊的信號。仿真結果表明,設計的抗混疊濾波器可以有效消除其他兩種信號引起的混疊現象。從信號重建分析出其抗混疊性能很好。
參考文獻
[1] MACHADO R G,WYGLINSKI A M.Software-defined radio:bridging the analog-digital divide[J].Proceedings of the IEEE,2015,103(3):409-423.
[2] 李艷霞.射頻直接數字化接收機[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16):92-92.
[3] 殷楠,李玉峰,馮憲周.DME應答接收機技術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18,44(5):27-30.
[4] 唐然,吳虹,程樹軍,等.帶通采樣星載AIS非相干接收機的FPGA實現[J].電子技術應用,2018,44(1):33-36.
[5] MESSAOUD M A,GHANNOUCHI F M,BARRAK R,et al.SDR based multi-band subsampling receivers for GNSS applications[C].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Signal and Image Processing,Sousse,TUNISIA,2014.
[6] THABET J,BARRAK R,GHAZEL A.A new reconfigurable architecture for Multistandard GNSS subsampling receiver[C].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Hammamet,TUNISIA,2014.
[7] THABET J,BARRAK R,GHAZEL A.Enhancement of bandpass sampling efficiency in direct RF subsampling receivers:application to multiband GPS subsampling receiver[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and Systems,Marrakech,MOROCCO,2014.
[8] AL-ABOODI M,LAMI I A.OCBPSR:orthogonal complex bandpass sampling receiver[C].World Congress on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Hammamet,TUNISIA,2014.
[9] Cao Minghua,Li Jianqiang,Dai Yitang,et al.Multiband phase-modulated RoF link with coherent detection and bandpass sampling[J].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2015,27(21):2308-2311.
[10] JE-IN B.Design of second-order BPS systems for the cancellation of multiple aliasing[J].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s,2015,52(3):162-170.
[11] 張睿,李維英,李建東.帶通采樣技術在軟件接收機中的應用[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0(3):326-329,367.
[12] 顧嘉輝,劉洋,李振華.高速采樣信號并行數字下變頻及FIR濾波方法[J].空間電子技術,2017,14(4):22-27,38.
[13] Liu Gaohui,GaoYong,Yu Ningmei.Research on non uniform bandpass sampling[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2005,28(4):66-68.
[14] Wang Hongmei,Yao Chong,Wang Faguang,et al.Multistandard receiver design for telemedicine monitoring system[J].Journal of Sensors,2018(4):1-8.
作者信息:
王洪梅,姚 沖,王法廣,李世銀,宋金玲
(中國礦業大學 信息與控制學院,江蘇 徐州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