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何星在會上致辭
第六屆航天國際化發展論壇5日在北京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業內預計未來10年內中國將發射微納衛星1300余顆,中國微納衛星產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中國航天工業科學技術咨詢有限公司與歐洲咨詢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協議。
“低軌移動通信、遙感衛星星座、導航增強系統等商業航天重大工程的實施正在成為牽引產業發展的龍頭,促進產業生態的不斷完善。”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何星在會上說。
本屆論壇以主題報告、高端對話、技術發布、產品展覽等形式展開。論壇展示了近年來國內外商業航天政策走勢、重大項目、熱點領域、技術趨勢、核心產品與服務等方面的最新信息與成果,提出機構與企業間商業航天共建、共贏的具體建議。
其中,中國航天工業科學技術咨詢有限公司梳理了中國微納衛星20余個商業航天星座計劃及產業發展走勢。分析指出,2018年1月至10月,中國已發射微納衛星31顆,預計未來10年中國將發射微納衛星1300余顆,2028年時微納衛星產業總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成立于1983年、客戶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歐洲咨詢公司也在報告中指出,全球商業航天營業額2500億美元,通信、導航、對地觀測占比分別為60%、38%和2%。報告還預測衛星服務業未來走勢的四大特征,分別是:航天技術與服務創新持續加速;機載寬帶接入、自動駕駛、萬物互聯、萬戶融通等新業務模式層出不窮;新增私人與政府投資主體不斷涌現;行業生態系統轉型牽引未來發展。
“中國的航天產業發展之快令我印象深刻,無論是科技創新還是發射數量,發展速度都堪稱迅猛。此外,中國在航天領域開展國際合作的水平,以及中國年青一代對于航天產業的關注,也都令我印象深刻。”歐洲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帕科姆·雷維對記者說。
當日,中國航天工業科學技術咨詢有限公司與歐洲咨詢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協議,雙方將依托各自優勢資源,聯手打造高端航天產業國際交流平臺,助力商業航天蓬勃發展。
本屆論壇共安排八場專題對話。重點解讀國際合作與政策,研討空間技術支撐可持續發展、空間資源環境有序開發利用、空間項目國際合作、空間技術文化與教育等內容。同期組織了商業航天企業創新成果展示,就低軌星座生產模式、新航天相關設施等方面進行宣介。重點展示和交流了高分專項、Satellogic、Planet、鴻雁星座、虹云星座、地面信息港等項目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