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人類的智力、記憶或感官都將可以與外部技術連接起來。這并不是說要創建一個思維備份,而是說你的大部分思維將會在物質大腦以外的地方運行。
北京時間7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知名未來學家伊恩·皮爾森(Ian Pearson)博士近日表示,未來幾十年內,人類或許可以通過思維與機器的融合來實現某種永生。
如果這一設想成真,就意味著即使身體死去,我們依然能以機器人的形式或者。我們或許還能參加自己身體的葬禮,并利用“高度升級的身體”重新開始生活。不過,據伊恩·皮爾森稱,這也可能意味著你不再擁有自己的思維。他警告稱,向“電子永生”的轉變需要非常細致的計劃,否則我們“云連接”的大腦可能會被用于我們無法控制的目的。
皮爾森在近期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到2050年,人類的智力、記憶或感官都將可以與外部技術連接起來。這并不是說要創建一個思維備份,而是說你的大部分思維將會在物質大腦以外的地方運行。
“它沒有被上傳,而只是在新平臺上無縫生長,只要你處于連接狀態,它基本上就仍然是你,”皮爾森寫道,“某一天,你的身體死去,大腦停止工作,但沒什么大問題,因為你99%的思維依然完好,在IT(設備)上,在云端快樂地運行。”
“假設你儲蓄了足夠的錢,并且準備充分,那你從此就可以連接到一個機器人上,將其作為你的身體。你可以去參加你的葬禮,然后像以前一樣生活,你依然是你,只不過身體變得更年輕,并且高度升級。”
未來幾十年內,人類或許可以通過思維與機器的融合來實現某種永生。
然而,皮爾森也指出,由于這一過程需要向科技公司購買或租賃機器人,因此可能會遇到細則問題。科技公司可能會為了利益而竊取員工思維的所有權,從而在員工去世之后繼續“奴役”他們。
“云計算公司可能會復制你的思維,并制造其他變種來滿足廣泛的市場需求,”皮爾森寫道,“他們還可能利用你的思維來進行新系列家庭助手機器人的用戶體驗設計。每一個副本都會覺得自己曾經是你,每一個都會認為自己現在正被奴役,在為一家科技公司免費工作。”
類似的陰謀可能發生在公司的醫療計劃中,甚至家人也可能希望利用你的思維做一些違背你意愿的事。所有這一切最終都歸結于計劃。
“做得好的話,你可以生活在豪華的網絡天堂里,隨心所欲地跳入現實世界,同時在網上過著難以想象的幸福生活,”皮爾森說,“(而如果)過多參加休閑品嘗會,過多使用全整合的思維分享社交媒體,在沒有充分研究的情況下簽署雇傭協議,或許你可以永生,不會死亡,但會永遠成為一個公司資產,一個單純的奴隸。”
還要多久我們才能上傳意識?
未來學家、科學家和科幻愛好者一直在關注和探索大腦和記憶的保存。許多人說,這屬于“超人類主義”的范疇。
超人類主義認為,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人類身體可以超越現在的形式。許多人一直在推動思維上傳的實踐,包括谷歌工程總監雷蒙德·庫茨魏爾(Ray Kurzweil),他相信我們可以在2045年時將整個大腦上傳到計算機上。
類似的技術也經常在科幻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出現,包括Netfix的電視劇《副本》(Altered Carbon)和頗受歡迎的《黑鏡》(Black Mirror)系列劇。
關于如何保存人類大腦,科學家和未來學家有許多不同的理論,比如將我們的記憶上傳到計算機,以及Nectome公司的高科技冷凍遺體項目,據稱能保存大腦組織長達數千年。
另一位知名未來學家、日裔美國籍理論物理學家加來道雄認為,虛擬現實可以用于保留我們所愛的人的個性和記憶,即使在他們死去之后。“想象一下,能夠在你愛的人死后與他們交談……這是可能的,如果他們的個性能作為化身被上傳到計算機上,”加來道雄解釋道。
不過,這些觀點受到的批評一直沒有斷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神經學家邁克爾·亨德里克斯(Michael Hendricks)稱,這些技術是一個“笑話”。他說:“我希望未來的人會對此感到震驚,在21世紀,歷史上最富有和最舒適的人花費金錢和資源,試圖在他們的后代背后永遠活著。我的意思是,這是個笑話,對吧?”
神經學家米格爾·尼可列利斯(Miguel Nicolelis)近日表示,這樣的技術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大腦不可計算,沒有工程手段可以復制它,”他說,“即使你擁有全世界所有的計算機芯片,也無法創造出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