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8第十五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廣汽新能源發布了品牌全新口號:“最聰明的陪伴”,并發布全新IP形象獨角北鼻一家,開啟全新營銷生態。
新產品規劃方面,廣汽新能源今年將主要圍繞兩款明星車型GE3和GS4 PHEV,實現1.5萬量銷售目標。明年上半年,計劃投入一款軸距2.73米的純電轎車,明年下半年有一款軸距2.9米的大5座純電SUV,保持每年兩款新產品的投放力度。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猛發展,與之相生的行業“弊病”也開始顯現:雖然當下一部分企業生產新能源車型熱情高漲,但卻實為應付雙積分政策。廣汽新能源董事、總經理古惠南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雙積分也是一柄雙刃劍,很多企業為了積分孤注一擲,制造低價值的車。
“如果我們也這樣,我們就不會成立一家新能源公司,這樣會增加很多成本。我們做這件事,做用戶用得起、面向未來的車。”古惠南稱,“公司叫新能源公司,但并沒有過分強調“新能源”的概念,我們真正感興趣的是去制造無人汽車。我們著眼未來,不會為了眼下獲取一些積分去忙碌。”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古惠南認為,廣汽新能源的底氣來自于對車的信心。“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是三電,但是只會做電芯就可以了嗎?那只是硬件完成了,電池管理系統也是核心技術,同時還需要整車的集成,還有安全性的考慮。充放電的管理、電池溫度的管理,這些方面我們都是領先的。”
此外,古惠南還透露,廣汽新能源正在研發電池,未來也將自己生產電池,并且在新的產業園里生產。古惠南稱,廣汽新能源不會做所有的事情,要聯合周邊的伙伴把成本降下來。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4月,廣汽集團與相關合作方興建“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打造全產業鏈開放的科技創新集群,包括創客服務區、智能制造區、汽車小鎮以及園區無人駕駛。其中,首期投資47億元的廣汽新能源智慧工廠將于2018年底建成,初期產能達20萬輛每年。據介紹,該工廠應用了智慧微電網、光伏等清潔能源、用電儲能系統,以及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機器人等領先技術。
根據相關政策,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針對即將到來的新能源汽車股比放開,古惠南稱,現在還不知道股比放開的程度,希望政府出臺相應的政策,而不是一味補貼外資企業錢、地、政策,這樣對中國企業是不公平的,“我們希望政府可以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中資外資企業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