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我們要從汽車的電池說起。
眾所周知,傳統汽車所用的電池都是12V的鉛電池。然而近年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汽車采用12V的鉛電池之外,另外還搭載48V鋰電池,采用雙電池系統。為什么要增加48V的電池?
按照以往,12V電池向所有電氣系統供電,引擎負擔很大。而現在“12V+48V”電池的汽車,12V電池負載電流小的系統,比如音響、儀表等;48V則負載電流大的系統,如空調、車燈等,可以起到雙管齊下的效果,效率有了明顯的提升!這種“雙電池系統”的汽車發展迅猛,數據表明,預計到2024年采用48V電池的電動車生產臺數要達到710萬臺/每年。
雙電池系統既然那么好,那為什么以往汽車用的一直都是12V電池?這是因為使用48V的電源有個很大的技術難題。從電源上看,12V鉛電池車,用12V電源直接轉化到3.3V或者5V,去給一些電子的控制單元去供電。而48V電源的電池車,輸入電壓有了大幅的提升,但要達到和原先相同的3.3V或者5V的輸出電壓,以給電子控制單元進行供電,對于整個電源設計來說,這么大跨度的電壓轉換對電源IC的要求非常高。
從更高的輸入電壓生成更低的輸出電壓,要求電源IC能夠滿足高耐壓、高頻率兩個要求,實現這兩點的技術關鍵點在于脈沖的寬度。為什么提高輸入電壓,它的脈沖寬度要縮窄?這是因為要在保持輸出電壓不變的情況下,提高輸入電壓,它的脈沖寬度必定要縮窄,否則無法維持輸出電壓不變的。另外在整個DC/DC的回路里面,導線上有一定的寄生電感,在開關的時候它會產生一個反電動式,引起振蕩,所以電流監控,是會有一定的延遲時間再去進行采樣。另外,從線圈電流反饋到IC內部,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會有一個電路的延遲。為了確保短路等等異常情況下,仍然能夠保證芯片工作的安全性,所以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即使脈沖寬度非常窄,也要建立一個電流模式控制,以此來保證輸出電壓能夠穩定,不受任何因素的影響。
基于此,羅姆研究出了窄脈寬控制技術,該技術凝聚了羅姆的電路設計、布局、工藝三大尖端技術。使用窄脈寬控制技術不僅能夠節省空間,還實現了單芯片化。在同樣的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的條件下,由原先必須使用兩級的DC/DC去設計,而變為只需要一顆芯片就可以完成。
2017年8月29日在北京的媒體發布會上,羅姆就給我們介紹了基于脈寬控制技術開發的電源IC“BD9V100MUF-C”。對于48V電池系統有兩個要求,一是系統的簡化,高降壓比;二是開關頻率保持2MHz以上進行工作。基于這兩點,它所需要的脈沖的寬度至少需要20ns實現。“BD9V100MUF-C”就基于這樣一個窄脈寬控制技術,實現了單芯片化。ROHM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設計中心高級工程師陳乃文跟21ic記者進一步介紹到:“所謂的單芯片也就是原先60V-2.5V的電壓轉換必須使用2級DCDC去實現,首先從60V轉到12V,再從12V轉到2.5V。但是使用這款芯片,單顆芯片就可以完成60V到2.5V這樣大幅度電壓的轉換。有助于簡化整個電源系統的設計,也使得整體設計面積有很大程度的降低。由于高頻率,外圍使用的電感也可以變得更小型,整個PCB的面積降低有70%之多。”
此外,該款芯片工作的性能表現優異。首先,在開關2.1MHz的條件下,可以實現將輸入電壓60V直接轉化為輸出電壓2.5V,降壓比達到24比1,這是業界第一家廠商能夠實現這樣的轉換。其次它工作在2MHz的情況下,輸入電壓在16V-60V之間變化的時候,仍然可以保證輸出電壓2.5V恒定,而不受AM頻段的一些干擾。另外,芯片也內置了一些保護的功能。此款芯片也采用了焊料潤濕性非常優異的一個QFN4×4的封裝,它使得貼裝的良率有所提高。
圖:ROHM Co., Ltd. 電源解決方案LSI產品開部 電源技術開發課 工程師 福本洋祐
據介紹,這款“BD9V100MUF-C”目前可以提供樣品,計劃在今年年底會開始量產,預計今年也會推出面向工業設備市場的一些產品。目前已經有幾家汽車廠商采用羅姆的這款電源IC產品了!未來羅姆有何發展方向?ROHM Co., Ltd. 電源解決方案LSI產品開部電源技術開發課工程師福本洋祐說到:“目前這款電源IC的轉化效率在60%-70%左右,未來方向有兩個,一個提高它的轉化效率,另外一個現在12V的電源基本上現在市場上用的是兩段式。羅姆接下來的目標是能夠實現直接從12V降到1V。”
從雙芯到單芯,羅姆這款電源IC做到了,我們期待未來這款電源IC在48V車載電源系統上的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