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收購東芝半導體的愿望恐怕會落空。6月21日,東芝宣布擬將東芝存儲器半導體業務出售給由日本產業革新機構、美國貝恩資本和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組成的企業聯合體。
東芝表示,從東芝半導體的企業價值、防止技術泄露海外、確保日本國內員工就業、出售手續等角度做出綜合評價,上述企業聯合體的提案最具優勢。
6月21日舉行的東芝公司董事會,做出了這一決定。東芝計劃在6月28日召開定期股東大會前簽訂最終協議,并按照各國競爭法的要求辦理各項必要手續,力爭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出售。
東芝自財務造假丑聞被曝光后,業績出現巨虧,去年將東芝白色家電業務出售給中國的美的集團。今年,東芝的美國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申請破產,使東芝的業績雪上加霜,2016財年(截止2017年3月31日)虧損9500億日元,資不抵債金額已達5400億日元。為擺脫困境,東芝擬出售存儲器半導體業務,并于4月1日成立了東芝存儲器株式會社。
東芝存儲器半導體業務目前在全球排名第三位,并與美國西部數據公司結成同盟,雙方共同運營四家工廠。據IHS的數據,按2016年的銷售金額計算,在全球存儲器市場中,東芝和西部數據的份額分別為19.3%和15.5%,兩者合起來逼近排名第一的三星35.2%的份額。
除了由日本產業革新機構、美國貝恩資本和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組成的企業聯合體,郭臺銘的鴻海精密工業與其控股子公司夏普,以及韓國SK海力士、美國博通公司等,也看中了東芝存儲器半導體業務的價值,讓東芝半導體業務的收購戰競爭加劇。
被鴻海收購后的夏普,已把物聯網作為未來的戰略重點,而存儲器半導體是其中的核心技術,因此郭臺銘今年曾在公開場合承認競購東芝存儲器半導體業務,還謀求與日本軟銀集團合作,希望得到日本方面的認可,他甚至設想收購成功后將在美國建立存儲器工廠。
在這場收購戰中,日美資本聯盟一直呼聲最高,這次東芝董事會的決定,也符合此前的市場預測。因為西部數據基于聯盟的原因,一直反對東芝出售存儲器業務,而這次勝出的日美資本聯盟正是與西部數據合作的;而且,日美資本聯盟有日本政府的背景,可以實現防止日本技術外流的目標。此外,SK海力士與日本產業革新機構、貝恩資本也有合作。
調研機構TrendForce記憶體儲存研究的分析師陳玠瑋認為,從存儲器市場看,東芝和西部數據的產能比重占全球約34.7%,與居首位的三星的36.6%不相上下,兩大陣營產能占比共達七成。單看東芝的話,其營收今年一季度達到19.68億美元,市占率高達16.5%,排名僅次于三星和西部數據,位居第三。
陳玠瑋還認為,此次東芝存儲器選擇了日美資本聯盟,短期看,最受影響的是全球存儲器市場,預計今年第四季將由供不應求轉為供需平衡,存儲器的價格漲勢有可能將告一段落;長期看,收購方對存儲器有大量需求,將有助東芝在產能與技術上超越三星。
不過,三星趁東芝存儲器業務調整,正加大在中國工廠的投資約10萬億韓元,計劃到2019年將該工廠的產能提高至目前的兩倍。
而這次收購仍需看后續能否通過各國的反壟斷審核。如果這次日美資本聯盟對東芝存儲器業務收購成功,預計在日本國家力量的支持下,東芝存儲器的管理層和未來經營方向將不會有太大變化。聯盟成員之一的SK海力士,雖然沒直接參與新東芝存儲器的經營,未來也不排除會有技術交流和合作的可能。
東芝公司在新聞稿中尚未公布這次交易的金額,外界預計東芝存儲器業務的售價將超過2萬億日元。因為東芝如果到2018年3月底依然資不抵債,東芝股票將自動摘牌。繼東芝存儲器業務即將出售之后,東芝還在醞釀出售彩電業務,中國企業海信是其中的競購者之一。
正在經營重建的東芝今年4月宣布,7月以后將陸續拆分社會基礎設施業務、火力發電等能源業務、存儲器以外的半導體和存儲裝置業務、信息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業務這四項主要業務,以提高經營的自律性和靈活性,并制定重建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