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產能的不斷擴充,液晶行業正處于市場滲透率逐步走高的增速爆發期。雖然后浪來勢兇猛,但液晶面板在彩電行業的主導地位短時間內尚未能打破;以往的手表表鏡材質多為礦物水晶玻璃、藍寶石、合成玻璃或者是防眩鏡面,但在智能手表等高科技可穿戴設備與消費者生活聯系愈發緊密的同時,上述材質已經無法滿足更詳盡的信息顯示與人手觸控的新需要,液晶面板也因此被選為了智能手表的組成部分,諾基亞近期推出的最新款智能手表Withings Steel HR便配備了液晶顯示屏,以求更好地實現各類信息顯示;BOE(京東方)還將率先在日本推出透明液晶屏幕,當下主要標的市場為零售店、餐飲店與奢侈品店。
然而,即便當下隨著消費者大尺寸傾向更加明顯,但中小型尺寸無論在良品率亦或者是產能上仍保持著無法忽視的優勢。同樣的,要說中小尺寸液晶面板未來在消費電子領域發展后勁將落足何處,則不得不提到車載領域。
縱觀目前全球的汽車市場,無論是產量或者是銷量,都呈現著逐年走高的態勢。細分到中國市場,2016年國內汽車市場則憑借著全年產銷雙雙超越280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5%和13.7%的亮眼成績,連續八年排名全球第一位。乘用車品類中,產銷量增長迅猛的仍為SUV,產銷同比增長45.7%和 44.6%。其中新能源汽車的具體產銷情況則更為樂觀,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我國共生產新能源汽車51.7萬輛,同比增長51.7%;銷售 50.7萬輛,同比增長53%。
汽車行業高度繁榮的背后,帶來的則是由車載顯示器引發的液晶面板市場進一步細化與深入發展。據有關機構統計,預計到2022年,車載顯示屏的全球出貨量將會達到1.45億臺。作為液晶面板后續發展的又一 “藍海”,各大企業也是紛紛看好并加大布局,欲求搶占先機。信利國際于去年加大在高端車載及智能終端顯示屏項目的資金投入與工程建設;京東方也將主營車載顯示系統產品的精電國際有限公司收入麾下;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臺灣地區總經理戴圳家更是看好LED產業在車載市場的發展。
同樣伴隨著車聯網的不斷推進,汽車早已經不單單只是一款代步的工具,而是成為了一種具有高度科技附加值與智能發展水平的、集信息的收集與傳輸為一身的數據分析系統,而人們在行車過程中需要處理的數據量也是愈發增長。由此而帶來的是,人車交互無論是深度亦或者是廣度都在不斷加深,傳統類別的儀表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的消費趨勢。目前液晶面板主要運用板塊為車載GPS、中央控制儀與儀表盤,但不僅僅只是上述車載設備具有對液晶面板的需求,被稱作是:“飛行器標配”的 HUD(Head UP Display),抬頭顯示器,近些年在汽車市場的運用更是逐步推進,配備有抬頭顯示器的車輛,能夠直接將擋風玻璃作為信息投影儀來使用,駕駛者無需低頭便可以得知車輛實時的運行情況,讓駕駛過程中的安全性大大提升。
因此,車用液晶的需求量逐年走高則不難理解。據筆者了解,有權威機構在早前預測,2016年的車用液晶出貨量將達到約1.2億臺。
而車載液晶屏幕生產高度定制化的特性,也預示著其不易被替代因而較為穩定。從長遠來看,車載液晶市場潛力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