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已成為當今一種不可逆轉的社會潮流,水表、電表、熱量表與燃氣表作為民用四表,其遠程無線抄表技術正在逐步取代人工抄表而走入千家萬戶。作為民用四表之一的電表,其換裝為智能電表的偉大工程,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我國也將于2020年全面進入“電網2.0”時代,實現智能電表全覆蓋。下面跟隨筆者一起,領略一下全國各地換裝智能電表的熱情。
四川營山力爭年底前實現智能電表城鄉用戶全覆蓋
據國網營山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智能電表換裝期間,全縣共組建施工隊72個,分批次、分片區進行安裝。
據了解,該縣2014年和2015年完成智能電表換裝12.5萬只,主要集中在縣城用戶。今年,預計完成智能電表換裝12.5萬只,分三批實施,惠及全縣53個鄉鎮,力爭在今年底實現城鄉用戶全覆蓋。
山西陽高完成1000余戶智能電表改造工程
近期,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陽和首席小區、福太園小區等多個老舊小區的居民很開心:經過“合表打開、更換智能電表”改造后,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電網優質服務所帶來的實惠和便捷。記者從陽高供電公司了解到,目前陽高已有1000多用戶完成了“合表打開”改造。
廣東紫金完成更換智能電表2萬余只
自今年8月底起,紫金供電局按照河源供電局的統一部署開始對用電戶免費更換智能電表。截至10月24日,該局已免費為用戶更換了22295只智能電表,完成今年第一批任務的86.75%。
近兩個月來,紫金供電局每天組織近一百名施工人員,分別對紫城、義容、瓦溪、龍窩、蘇區、南嶺、黃塘、柏埔等地的用電戶緊張有序地開展免費換表工作。在升級智能電表及安裝低壓電力客戶集中抄表系統的同時,他們還對部分舊城區、鄉鎮的殘舊表箱進行免費更換。由于文明施工、宣傳到位,更換工作得到了當地用戶及社會的一致好評。
告別上門抄表 遼寧大連基本實現智能電表全覆蓋
記者從國網遼寧省有限公司大連供電公司獲悉,全市智能電表推廣工作完成,智能表覆蓋率99.26%,基本實現全覆蓋,大連市376萬用電戶使用上了智能電表,進入智能用電的新生活。同時,電力抄表員不再上門抄表,用電戶使用手機終端、電腦等方式就可查詢和繳納電費。
全覆蓋:智能電表“飛入”湖北隨州百姓家
10月25日,隨著供電公司在隨縣尚市鎮星鞏村三組為用戶免費更換完智能電表,湖北省隨州全市87.5萬用戶全部用上智能電表,率先在湖北全省實現全覆蓋。
如火如荼:四川越西完成安裝智能電表1.2萬只
秋末冬來,寒風瑟瑟。近日,四川省越西縣智能電表改裝現場,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們正加趕工期,忙碌著安裝、更換智能電能表。
此次安裝共分兩批進行,共計安裝43000只智能電表。第一批計劃安裝完成30160只智能電表,城關、新民、中所、乃托、普雄等片區全部同時進行,盡管連日來氣溫驟降,但施工依然如火如荼的進行。截至目前已完成安裝智能表11940只,完成第一批計劃的39.58%。
保定改造成果:145萬只智能電表
國網保定供電公司將智能表推廣列為2016年營銷重點工作和加快營銷管理智能化升級的基礎工程,截至今年7月底,已完成全部145萬只電表改造任務,實現了城鄉智能電表全覆蓋。這種新型電表與之前卡表的主要區別是新型表無需再使用電卡充值購電,免去了插卡確認的環節,繳費方式也更加靈活。
投資1.2億 內蒙古包頭將更換13萬塊智能電表
電表容量小,下戶線、表前線老化嚴重等問題一直困擾著老舊小區的居民,今年內蒙古包頭市全面實施城網“營銷老舊計量裝置改造”工程,年底完成后,將有13萬戶、40萬人口受益。目前,昆區、東河區、青山區、高新區、白云礦區、石拐區、土右旗、達茂旗均已經實施改造,全部工程共更換單項智能費控電表12.5萬塊,三相智能費控電表近5000塊,安裝采控系統終端近百套。
小結
“智能電網”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而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基礎數據的重要來源。智能化家居用電管理將為生活帶來諸多便利,隨著用電的進一步智能化,家里哪些電器用電最多,空調冰箱的每日用電量如何,市面銷售的節能電器的說明是否真實,都可以進行量化分析。
更加貼心的是,智能電表還能進行電量負荷預警,避免居民超負荷用電導致的短路及火災等嚴重事故,方便居民準確迅速地了解家庭的用電情況,制訂安全的用電計劃。
因此,無論在管理的精細度與安全性上,智能電表都有著機械表所無法比擬的巨大優勢,這也是當前智能電表改造正如火如荼進行的主要原因。